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刘凯风 蔡圆 张永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北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在课堂上齐声喊出这句话。7月11日至13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百所观察”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围绕环保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垃圾分类课堂:点亮环保启蒙之光
“用过的电池应该放在哪个垃圾桶里呀?”在峡口镇社区活动中心,志愿者刘凯风为爱心托管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课。课堂采用“动画科普+互动实践”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地融入生动短片,让小朋友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志愿者们利用垃圾分类卡片和模拟垃圾桶等道具开展互动游戏,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实践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记住了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
普法宣传:传递环保法治之声
“以前只知道要保护环境,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法律规定,以后可得多注意!”一名居民在听了志愿者介绍后感叹道。为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法律知识,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向居民发放环保宣传单,内容涵盖《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介绍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方法及举报渠道,引导居民在生活中遵守环保法律,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长江大保护:齐心守护母亲河
“我们对于河流保护,会做到经常性普法,告知企业和村民要依法保护河流环境,这几年,香溪河水更清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访谈时谈到。实践队深入长江支流香溪河沿岸地区,就环境保护法治化问题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一手信息,并结合所学专业提出改进建议,为当地环境治理法治化提供参考。
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百所观察实践队将把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通过课堂教学、送法下乡、深度调研等形式,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在服务长江大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锻造过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