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筑梦朱集”支教活动迎来第九个年头,志愿者们继续以赤诚之心奔赴乡村,为朱集留守儿童搭建连接世界的桥梁。当红色基因遇见汉水文化,当科技之光点亮艺术课堂,一场融合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科创启蒙与生命成长的成长之旅就此启程——这既是对乡村教育多元化需求的回应,也是新时代青年用实践书写的“青春答卷”。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格外关爱的群体,他们的成长既需要情感的滋养,也需要知识的浸润与视野的拓展。本次活动以“红韵汉风润童心·科创艺趣筑未来”为主题,聚焦“思想引航、文化寻根、科学启智、艺术润心、生命赋能”五大核心,将红色精神谱系融入价值观培育,把汉水非遗与汉字文化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堂,让人工智能与趣味科学点燃探索热情,用朗诵乐理搭建艺术表达的舞台,同时关注身心成长的每一个细微需求。
他们相信,每一次用心的陪伴都是一颗种子,在留守儿童心中种下对红色信仰的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对科技创新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新的团队,不变的初心——以爱为帆,以知为桨,让每个孩子在暑期实践中遇见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丰盈的自己。
筑梦朱集,七彩假期润童心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筑梦朱集志愿服务队以“红韵汉风润童心·科创之趣筑未来”为主题,志愿者们在陈倩老师的带领下在襄阳市朱集镇乡村图书室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课程涵盖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等多个领域,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助力其全面发展。团队将知识传授与情感关怀相结合,让乡村儿童在快乐学习中感受社会温暖,树立成长自信。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红色教育培根铸魂,思想传承启智润心
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通过“筑梦朱集”支教活动开展特色红色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党史知识、英雄事迹、伟大精神和平凡担当,全方位传递红色文化力量。
支教团队以生动故事讲述党的历史、重要节日由来及民族英雄事迹;深入阐释红色思想内涵,通过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壮举和红旗渠、红船等伟大精神,结合"雨衣妹妹"、冬奥志愿者等新时代典范,展现平凡中的非凡担当。
课程将红色精神融入青少年成长血脉,深化其对党史文化的理解,激发爱国情怀与报国之志,为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的少年奠定思想基础,真正实现红色基因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趣味学习智创未来,AI梦启朱集乡村
“科技启迪心智,创新成就未来。”团队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作为开拓乡村儿童视野的重要途径,活动从“智能感知”入手,通过人脸识别、语音唤醒等互动体验,让孩子们感受AI如何“看”与“听”;借助趣味视频和互动实验,生动讲解算法思维和机器学习原理;结合医疗、交通等领域的中国AI成就案例,激发科技报国热情。在“创意工坊”环节,孩子们与AI协同创作绘画和音乐,化身"小小AI设计师"畅想未来。
笔墨传承文化,巧手编织汉字
“文化是民族的根脉,传承是时代的使命。”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课程。活动巧妙融合非遗技艺与汉字文化,通过生动的汉字演变讲解,带领孩子们从甲骨文开始探秘文字源流;规范书写教学和非遗竹编实践,指导孩子们用彩纸编织蕴含“春”字元素的竹编画,在经纬交错间体验传统工艺精髓。
守护身心防线 点亮星光护童行
“安全教育是成长的必修课,自我保护是生命的防护墙。”团队开展了“守护我们的身体”性教育课程。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认识身体隐私部位,学会分辨安全接触与危险信号。活动创新采用"交通信号灯"图示和制作"星光求助卡"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自我保护技能。“红灯区域,谁都不能闯!”孩子们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展现了课程的教育成效,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星空。
音符拂心扉,诗韵绘梦途
“艺术是心灵的养分,美育是成长的阶梯。”筑梦朱集服务队开展艺术素养提升课程,通过乐理教学和朗诵指导,为乡村儿童开启艺术之门。团队带领孩子们认识音阶、乐器等音乐基础知识,从自然声响入手,传授朗诵技巧,并组织朗诵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当孩子们专注地跟唱旋律、投入地朗诵诗文时,艺术的种子已在心田播撒。
趣味玩转英语,音标夯实基础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团队开展趣味英语课程,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兴趣。以音标教学为基础,通过口型示范帮助孩子们掌握正确发音;创新设计"抓大鹅"游戏,将果蔬词汇融入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拍手跺脚间轻松记忆单词。
“我现在看到南瓜就想喊'pumpkin'啦!”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印证了教学成效。此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点燃了学习热情,为乡村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语言之窗。
科学魔法课堂,点亮朱集童心
“科学是思维的体操,探索是成长的阶梯。”筑梦朱集服务队开展趣味科学课堂,通过“气压差探秘”“化学荧光实验”“光学奇观”等生动实验,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体验。带领孩子们制作彩虹喷泉、观察水中光线折射、模拟荧光现象,让科学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变得鲜活易懂。当孩子们惊叹于筷子"弯曲"的神奇现象,当一幅幅梦幻星空图在手中诞生,科学的种子已在心田播撒。
反诈护航筑堡垒,安全宣讲护童心
“安全教育是成长的必修课,防范意识是生命的防护墙。”筑梦朱集志愿服务队开展“警惕风险,守护成长”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分享、情景短剧演绎和互动闯关游戏,生动讲解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知识,传授“三不原则”防范技巧,并指导孩子们制作实用的“安全求助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坚实屏障,让纯真童心在安全阳光下自由绽放。
安全宣讲筑防线,急救演练护成长
“安全是成长的基础,急救是生命的守护。”服务队开展“安全与急救宣讲”主题活动。通过漫画视频、情景模拟等生动形式,帮助孩子们识别安全隐患;创新采用"剪刀石头布"口诀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并组织实操演练,让孩子们掌握基础急救技能。
“遇到紧急情况,先拨打120!”孩子们坚定的回答展现了学习成果。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乡村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意识,更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构筑坚实防线,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筑梦朱集,青春浇灌希望之花
在这个盛夏的朱集镇,筑梦朱集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用热情与专业书写着动人的支教故事。他们以创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乡村儿童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课堂上,志愿者们是传道授业的老师;课堂外,他们是倾听心声的知心伙伴。汗水浸湿的志愿服与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交相辉映,构成了这个夏天最美丽的风景。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美”的真谛——不仅在艺术的创造中,更在品德的培养里、健康的守护间、生命的敬畏中。这场以教育为名的相遇,既是青年担当的生动实践,更是送给乡村孩子们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筑梦朱集志愿服务队九年来始终秉承"以爱为帆,以知为桨"的初心,用青春和热情在朱集镇播撒希望的种子。团队以"红韵汉风润童心·科创艺趣筑未来"为主题,将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与艺术培养有机融合,通过"思想引航、文化寻根、科学启智、艺术润心、生命赋能"五大模块,为留守儿童搭建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爱心,在乡村图书室里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教育图景,让红色信仰、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志愿服务的星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永远闪耀。
实践团队: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筑梦朱集志愿服务团队
通讯员:陈倩 蒲小丽 田代金 田仁燕 袁荣 胡维汉 邓锐
指导老师:骆小青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