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生,男,藏族,中共党员,1986年1月6日生,从警18年,入党15年,现为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也是分局警犬的主训民警。今年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圆满完成多次安保与处突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守护着城市的安宁与和谐。
与犬结缘
从警营硬汉到 “犬爸” 的蜕变
在分局特巡警大队的警犬训练场上,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幕:一名民警手持训练球来回移动,两只警犬的目光如影随形,眼神里充满专注与信赖,哪怕周围人声嘈杂,它们的视线也从未离开过训犬民警。这位满身“梅花”印记的训犬员就是特巡警大队民警徐鹏生,而这两只警犬 —— “坦克” 和“十九”,则是他最亲密的 “无言战友”。
2007年加入公安队伍的徐鹏生,先后在派出所、交警大队、特巡警大队工作。2024年11月,徐鹏生参与了公安部警犬基地举办的“警犬技术研修班”,成为分局首批掌握警犬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警犬训导员。学成归队后,他扛起主训重任,开启了与警犬相伴的职业生涯。
徐鹏生带头组建了训犬小分队,和三名辅警负责分局两名警犬的训练工作,迎接他们的是性格迥异的“无言战友”——沉稳勇猛、服从性高的罗威纳“坦克”,以及活力四射、运动能力超群的马犬“十九”。面对两个“毛孩子”,这个身高一米八的藏族硬汉,从此多了一份细腻与温柔。
因材施教
废弃床板搭起 “实战课堂”
为提高两只警犬的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徐鹏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仅用几张废弃床板便制作了专属于“十九”和“坦克”的“训练基地”。徐鹏生带领训犬小团队将“每日必训、科学施训、实战导向”的原则刻入日常,高强度的训练下,汗水与泥土成为徐鹏生警服上的“标配”,身上不时会出现它们“画”出的“梅花印记”,但锋利的爪尖有时也会不小心划破他的手臂,爪痕时常叠在旧日的结痂之上。这份充满挑战甚至危险的工作,因他对警犬深沉的热爱而变得意义非凡。
“警犬训练没有捷径,只有懂它们才能教好它们。”
都说狗的性格会随主人,“坦克”的性格便和徐鹏生如出一辙,它性格沉稳、勇猛机警,且服从性高,徐鹏生便对其着重开展技能训练,用温柔与耐心提高“坦克”的实战技能。
相对于“坦克”来说,马犬“十九”的性格就比较活泼好动、运动力强,但警觉性极高,徐鹏生就对十九着重展开注意力训练,并针对性地实行社会化训练,增强“十九”的服从性。
忠诚守护
把 “毛孩子” 炼成 “平安利刃”
训练警犬是一项力气活,仅一个小时的训练,徐鹏生身上的警服便已被汗水彻底浸透,摘下的警帽甚至能拧出水来。
“坦克”和“十九”也不负所望,在徐鹏生的带领下,已是巡逻防控战线上的“熟面孔”和“实力担当”,它们跟随徐鹏生穿梭于街巷,敏锐的感官是延伸的警戒线,击退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他们共同完成了多次各类安保执勤和无数次日常巡逻任务,警犬技术在基层警务中的实战效能已骤然显现。
从警十八年,徐鹏生始终坚守一线,而“坦克”和“十九”的加入,让他的从警生涯多了份特殊羁绊。或许是因为训练警犬的缘故,徐鹏生日常巡逻时,总是会有路边的小狗跟着徐鹏生走一段路,这也是他被同事笑称为“狗狗大王”的原因。
训练场上,他不断打磨警犬的搜捕、扑咬等技能,是一个严厉的“老师”,训练场下,他在生活中悉心照料、陪它们散步玩耍,是一个温和的“慈父”。在他眼里,警犬既是并肩的战友,也是需要呵护的 “毛孩子”。
训练场上滴落的汗水、执勤路上扬起的风尘、照料犬只直至深夜的疲惫、警服上洗不尽的泥土与汗渍、还有那些见证亲密与付出的“爱的梅花标记”…… 每一个都在无声地诠释着他与“无言战友”并肩守护一方平安的荣誉勋章。
自入警以来,徐鹏生先后获三等功1次 、嘉奖5次 ,多次被评为执法标兵 、先进个人 。曾经,他一人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现在,他有了两位无言的“好战友”,他竭尽全力将“坦克”和“十九”锻造成守护平安的利刃,也让自己成为了警犬们眼中最值得信赖、甘愿追随的“狗狗大王”。
汗水浸透的警服会被风吹干些许,但那份用汗水浇灌出的信任与责任,却沉甸甸地刻在心头。当看到群众对两只警犬流露出喜爱与信任的目光,当感受到身边“亲密战友”传递的安心与力量,那份守护的信念便愈发坚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汗水、泥土、爪痕,以及那份与警犬之间无需言说的深深羁绊。他们是无言战友,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在每一次专注的对视与默契的同行中,守护着触手可及的平安烟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