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如炬”志愿者服务队:非遗寻踪,赋能乡村振兴

“微光如炬”志愿者服务队:非遗寻踪,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17 11: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九江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微光如炬”志愿者服务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乡村振兴的热忱,走进了瑞昌市南义镇。此次实践,旨在深入探寻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文化的独特魅力,挖掘其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并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沉浸非遗,感悟匠心

乡村振兴团成员们抵达南义镇后,首站便来到当地著名的竹编文化厂。厂内,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竹编工艺品琳琅满目,从精巧别致的竹篮、竹筐到栩栩如生的竹编摆件,无不彰显着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非遗传承人田老的带领下,成员们详细了解了竹编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流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田老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与精湛技艺,耐心地为成员们讲解着竹编的每一个细节,从选竹、劈篾到编织成型,每一步都饱含着匠人精神与智慧结晶。

为了加深对竹编文化的理解,成员们还亲身参与到竹编制作过程中。在田老的悉心指导下,大家虽动作稍显生疏,但都全神贯注,努力完成属于自己的竹编小品。过程中,大家对竹编艺人日常付出的艰辛与坚守有了更深刻体会,也深深折服于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深度对话,探索融合

在沉浸式体验竹编文化的基础上,乡村振兴团与田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会上,成员们积极发言,围绕如何将非遗竹编与当地养老产业有机结合展开深入探讨。从为老人定制实用的竹编生活用品,到探索竹编技艺疗愈身心的创新应用,大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与可行性的建议,试图为古老非遗在现代社会养老领域开辟新路径。

此外,团队还与镇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前期调研成果,并就如何借助非遗竹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问题与镇领导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应充分利用团队的专业优势与当地的文化资源,共同推动南义镇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参观项目,展望未来

在镇领导的热情引领下,团队实地参观了瑞昌市南义镇矿山生态修复竹编文化园项目。该项目巧妙地将矿山生态修复与竹编文化推广相结合,放眼望去,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竹编文化园内各处竹编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不仅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质的飞跃,更打造出一张特色文旅新名片,为后续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微光如炬”志愿者服务队南义镇之行,成果丰硕且意义非凡。团队成员通过亲身实践与深度交流,在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与青春力量,为更多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微光汇聚成炬,照亮乡村振兴的广阔前路,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