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罗城社区活动中心里,普法志愿者们正“一对一”地向群众解读许可证办理政策。这场由汨罗市局主办的“法律进社区,服务零距离”活动,正以接地气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带到居民身边。
今年来,岳阳汨罗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扣普法惠民宗旨,精准施策,深入开展多元化、精细化法治宣传,着力创新形式、延伸触角,助力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贴心“送法入户” 维护经营合规权益
(普法志愿者为零售户“送法上门”)
“王老板,最近周边县市出现了骗子用假烟调包真烟、冒充稽查员收‘罚款’的情况,这张《零售户防诈骗指南卡》和《许可证使用‘明白纸’》您收好,上面有案例和举报电话!”
在归义镇的王氏商店,普法志愿者正结合最新案例,向零售客户王志军老板讲解防骗技巧和许可证规范要求。
为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汨罗市局组建多支由专卖人员与法规干事组成的“普法小分队”,深入零售店铺“面对面”答疑解惑,收集客户常见疑问,聚焦许可证办理使用、真假烟鉴别、防卷烟调包、识别假借名义诈骗等痛点,精心编印图文并茂的口袋书、宣传单。
针对新入网零售客户,汨罗市局推行“普法+办证”同步机制,在许可证申请环节即嵌入法律告知和政策宣传,从源头提升依法经营意识。“以前碰到证件问题或者可疑情况,得专门跑或者打电话咨询。现在他们经常上门讲,还能随时留言问,心里亮堂多了!”
构筑“无烟屏障” 守护校园成长净土
(志愿者入校普法)
7月9日,在汨罗市第一中学的教室里,汨罗市局开展的“不让青春被‘烟’没”互动课正在进行。
为严控校园周边涉烟风险,汨罗市局一方面严把审批关,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许可证申请,依法依规进行严格审查,对距离不符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此外,定期联合市场监管、学校、社区等部门开展“清朗”专项行动,清查校园周边商铺,严打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另一方面,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校园周边禁售烟草制品的关键条款制作成宣传海报和提示牌,张贴于学校教学楼醒目位置,并邀请家长参与“无烟校园”共建,形成了“家、校、店”三维一体的保护模式,持续织密未成年人无烟防护网。
法律“走进乡野” 打通普法神经末梢
(志愿者向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老乡,个人携带卷烟超过50条需要办理准运证哦!”
“大爷,流动摊贩卖的卷烟来路不明,容易是假烟或走私烟,咱可别图便宜!”
在新市镇大集上,汨罗市局工作人员以“土话普法顺口溜”揭穿常见陷阱,将真假烟对比实物摆上摊位,让村民通过“摸包装、扫喷码、闻气味”亲身体验鉴别技巧。针对农村多发的“礼品烟回收合法”“自种烟叶能买卖”等认知误区,志愿者们用方言讲述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的小故事来纠正误区。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普法形式,将生硬法规转化为村民的切身认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考虑到乡镇地域广阔、居民分散的特点,汨罗市局采取“巡回式”普法,将“田间院坝”“农家书屋”变成流动的“普法课堂”,不仅普及《烟草专卖法》等烟草法律法规,还重点讲解《民法典》《土地管理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婚姻家庭矛盾调解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法律问题。这场“带露珠、沾泥土”的普法实践,正悄然改变乡村法治生态。
普法宣传绝非一蹴而就,贵在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下一步,汨罗市局将持续完善优化“精准滴灌、分类施教”的常态化普法机制,不断拓展形式、深化内涵、强化协作,以更有力度的普法夯实更有温度的法治社会根基,为优化守护消费者和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贡献坚实的法治力量。(龙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