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赴滁州市凤阳县探寻凤文化红色传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合肥工业大学赴滁州市凤阳县探寻凤文化红色传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周口网 2025-07-16 14: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7月8日至14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凤文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对凤阳花鼓、凤阳民歌和凤阳凤画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调研。

图 1 团队成员参观文化馆

访馆座谈,初探非遗脉络

实践首日,实践团队上午前往凤阳博物馆开展文化调研。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系统参观了凤阳历史文化展厅和明文化专题展厅,通过实物展陈、图文资料、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全面了解凤阳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历史文化脉络。

下午,团队转访凤阳文化馆,在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下,深入了解凤阳花鼓及凤画传承现状。随后与馆长王兴座谈,王馆长全面介绍了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并肯定青年参与非遗研究的价值,呼吁共助文化薪火相传。

图 2 文化馆门口合影

深入访谈,感悟技艺传承

实践团队深入探访凤阳非遗文化,先后拜访多位传承人,沉浸式体验传统艺术魅力。

9日,实践团队前往凤阳凤画省级传承人张维武老师的画室。在张老师的热情接待下,团队成员系统观摩了其丰富的凤阳凤画作品。随后围绕凤画艺术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发展对张维武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张老师深情回顾了自己三十余载学习凤画的历程,深刻解读了凤画作品所承载的吉祥寓意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艺术为社会赋能”的文化价值。随后,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几位团队成员于团扇上执笔描绘凤画,沉浸式学习线条勾勒、色彩晕染等凤画绘制核心技法,近距离感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精湛工艺,深刻体会民间艺术家对文化传承的坚守与匠心。

图 3 张维武指导团队成员

10日至11日,实践团队相继走访了凤阳花鼓多位传承人。10日上午,团队在凤阳县文化馆拜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肖庆红,通过访谈系统了解其与花鼓艺术的结缘历程、数十年研习心得及传承中面临的挑战。访谈后,肖庆红携徒弟在舞蹈室表演了凤阳花鼓健身操,鼓点铿锵、舞姿灵动,展现出独特艺术韵味。随后,其团队还指导队员学习花鼓握持方法与基础击鼓技法。

10日下午,团队冒雨前往凤阳县燃灯村,专访凤阳花鼓非遗传承人邓凡兰老师。访谈中,邓凡兰老师详述了个人学艺经历及在基层传播花鼓文化的丰富经历。访谈间隙,她与丈夫共同演绎《凤阳歌》《茉莉花》等经典曲目,悠扬曲调与默契配合中,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图 4 与邓凡兰老师交流原生态花鼓

11日上午,团队赴老凤阳文化馆采访传承人史元林老师。访谈中,史元林深情讲述数十年来坚守花鼓艺术传承的历程,并与其丈夫为成员们深情演绎了《凤阳歌》与《茉莉花》,展现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当日下午,团队前往凤阳实验小学,专访传承人葛强凤老师,了解其学艺历程及近年来大众对凤阳花鼓认知的转变与传承难点。访谈后,葛强凤指导队员学习了凤阳花鼓健身操基本动作。

通过三天的深度探访,团队成员不仅领略了凤画与花鼓的艺术精髓,更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与文化担当。

互动宣传,推广非遗文化

12日下午,团队前往钟楼广场附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三项非遗项目的认知程度。晚间举办民歌接唱活动,偶遇凤阳老体协钱杆子艺术团周凤兵团长,周老师即兴献唱原生态凤阳民歌,其纯正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14日下午,团队成员走进如意社区开展非遗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团队首先为社区小朋友们生动讲解了“凤阳三绝”的文化特色和传承价值。随后,邀请凤阳凤画省级传承人张维武老师现场指导孩子们绘制凤画团扇。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完成了各自的作品,亲身体验了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图 5 团队成员为社区小朋友进行讲解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通过现场体验、面对面访谈等多种形式感悟非遗魅力,深刻认识到非遗技艺传承的艰辛,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凝炼民族精神。

(文稿 李佳颖 米瑞雪 摄影 刘焕轲 毛明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