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钢魂铸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鄂州葛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产业调研活动,旨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实践团此行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走访、深度座谈等形式,全景式把握产业脉搏。在葛店经开区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主任廖晓伦引导下,团队首先参观了开发区展厅,系统了解其从1990年起步,由传统制造业向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历程。廖晓伦强调,科技创新是驱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开发区正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高水平人才团队。
实践团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在武汉镁里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辉陪同参观了高性能铝镁合金生产线,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该材料在航空航天轻量化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在武汉拓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精伟向师生们展示了高纯半导体材料及其产业化技术成果,引发了学生们关于“实验室成果跨越产业化鸿沟”的热烈讨论。在湖北帝盟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肖国宇带领团队实地考察了钢卷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流程,车间内展现的严谨工艺与工匠精神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深入调研催生了关于产学研融合的深度思考。在镁里镁科技的座谈会上,武科大材料学部党委书记刘晓云指出:“科技突破既要实验室的‘纸上谈兵’,更要企业中试的‘落地生根’,唯有贯通‘研’与‘产’,才能育出真人才、做出真学问。”在帝盟新材料,肖国宇感慨新材料行业急需“懂技术、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由此校企双方就联合培养机制、实习基地建设等展开了务实探讨。金属材料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胡骞认为,到生产一线寻找问题,才能让高校教学更接“产业地气”,使学生成长更符合企业需求。
刘晓云寄语实践团成员此行重在“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学生代表刘子丞深受触动:“企业家们的分享让我看清了职业方向,未来必将投身新材料研发,让青春在产业报国中闪光。”
此次葛店经开区之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知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活力,更在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方面与地方及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据悉,实践团后续将赴黄石、黄冈等地继续深化调研,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动能。(通讯员 郭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