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星辰助梦”实践队于澴潭镇九里岗村创新开展非遗法治教育
(肖智文 肖雨嫣 薛一凡 吴波 陈琪讯,王淼摄)当千年非遗邂逅现代法治,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与法治启蒙在乡村课堂中绽放新彩。7月14日,随县澴潭镇九里岗村党员服务中心内光影流转,武汉科技大学“星辰助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创新之力,为当地孩童献上了一堂融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与法治教育的特色课程。
一、皮影新绎:传统艺术嫁接现代法治课堂
幕布微透,灯影摇曳。实践队员何昕冉指尖灵动,皮影人物翻腾起舞。一场由她自编自导的《沙僧历险记》正扣人心弦:“沙僧打游戏时泄露了个人信息,终被‘坏爷爷’所骗……”台下稚嫩脸庞屏息凝神,剧情直指未成年人网络风险与防拐意识,孩子们在惊叹与欢笑中悄然铭记法律红线。作为皮影戏爱好者,何昕冉巧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为纲,将个人信息保护、校园欺凌防范等议题编织成皮影故事。“非遗不止于技艺展示,更是价值观传递的生动载体。”她表示。课堂更设互动环节——孩子们亲手绘制拼装皮影,六年级学生张葰儫举着自制角色雀跃道:“既学会了做皮影,更懂了不能轻信陌生人!”
二、匠心传承:从非遗爱好者到文化传播者
皮影戏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镂刻敷彩的精妙、唱念做打的鲜活,始终闪耀着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何昕冉与皮影的缘分始于中学美术课堂,多年研习使她深谙着色、拼装、操演等核心技艺。“让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生机,需要找到与年轻一代的共鸣点。”这份信念背后,更有深厚传承力量的支持。2024年5月,武汉科技大学星辰社曾特邀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秦礼刚老师来校授艺,深化了学子对皮影艺术的理解。此次支教策划,正是承袭大师精神,将文化薪火播撒至乡土田野的创新实践。支教队长肖智文说:“支教策划,正是承袭大师精神,将非遗文化薪火播撒至乡土田野的创新实践。”
三、薪火相传:高校力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九里岗村党员服务中心内,非遗与法治的融合课堂广受赞誉。九里岗村村书记张涛评价道:“课堂精准捕捉儿童兴趣点,以文化浸润深化法治教育,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极具推广价值。”
据悉,“星辰助梦”实践队15名成员依托专业所长,在随县开展为期15天的多元课程:手语传递温情,科普启迪智慧,红色故事筑牢信仰……非遗皮影普法课堂作为核心亮点,彰显了青年以文化创新服务社会的担当。当牛皮影偶在幕布上演绎现代警世寓言,当稚嫩小手触摸千年非遗脉络,澴潭镇的夏日被赋予双重深意:非遗在童心中扎下传承之根,法治意识借文化载体抽枝散叶。武汉科技大学学子以青春智慧搭建桥梁,让古老艺术在乡土课堂中澎湃新生,更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绵长不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