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要推动高校服务乡村发展,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实践。在此背景下,赣东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青穗”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一线,既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关于“推动人才下乡”的部署要求,又践行了共青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
2025年7月10日,赣东学院棠阴经管“青穗”行三下乡团队赴江西省宜黄县棠阴镇开展助农敬老活动。通过参与农耕劳作和敬老慰问,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躬身田间悟农辛
清晨,团队成员来到水稻田参与抛秧作业。初次尝试时,队员们抛出的秧苗大多倾倒漂浮,杂乱无章。但在农户指导下,大家学会了用三指捏住秧苗根部,利用手腕的巧劲抛掷。“力度要适中,抛出的弧度要平缓”,王阿姨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经过反复练习,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秧苗开始整齐地扎根田间。
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泥点沾满裤腿,但看着成排秧苗迎风而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敬老院里传温情
午后,团队带着自购的米油等生活物资来到镇敬老院。在文艺表演环节,队员表演的古风舞蹈《寄明月》赢得阵阵掌声。75岁的张爷爷兴致勃勃地加入舞蹈,虽然动作不够标准,但开心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队员们还准备了养生艾草锤,并耐心地为老人们演示使用方法,细致关怀赢得连连称赞。
从泥泞田埂到温馨院落,青年学子在劳动与服务中收获成长。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这种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正是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实践路径,彰显了高等教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使命担当。(赣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