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110”在烤房深夜点亮一盏灯

“烘烤110”在烤房深夜点亮一盏灯

来源:周口网 2025-07-16 10: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午夜,永兴县柏林镇烤房群内,密集的烟叶在热浪中缓缓脱水,空气里弥漫着植物烘烤特有的焦香。烟农老王紧盯着温湿度计,突然仪表盘闪烁——排湿风机卡住了!老王的心一下揪紧,价值数万元的烟叶随时可能毁于一旦。他颤抖着拨通了那个如今全镇烟农都熟记的号码。

(夜间处理烘烤问题)

电话接通不到四十分钟,永兴烟草“烘烤110服务队”队员曾涛带着工具出现在烤房门口。汗水和夜露浸透了他的工装后背,手电光束下,他迅速检查设备:“排湿风机轴承卡死,小问题!”不到半小时,设备恢复运转,温湿度曲线重回安全区。老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110’,真是我们烤房里的救命灯!”

(图为烤前设备检查)

烤房里的“抢修时速”:一小时必达的承诺

当永兴县中部烟叶进入烘烤黄金期,烤房昼夜不歇运转的背后,是无数烟农的汗水和生计寄托。当地烟草部门联合烟农合作社、电力部门及设备厂商,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县的“烘烤安全网”。

(图为供电设备检修)

11支“烘烤110服务队”应运而生,他们以烤房群为网格,承诺24小时值守、1小时必达、2小时内解决问题。这组数字成为烟农心中最踏实的保障。

服务队队员吴京蔚的摩托车后座常备三大工具包:电力维修工具、传感器配件、烘烤工艺图表。“烤烟季,我们手机不敢离身,半夜铃声一响,抓起工具就走。”这支队伍如同烤房群的“全科医生”,设备故障、温控异常、工艺偏差,都在他们的处理范围内。

田埂上的“鲜烟课堂”:把问题“消灭”在烤房外

在永兴县樟树镇一处烤房前,二十余名烟农围拢着服务队员黄诚。他手持两片烟叶,一片边缘微黄、主脉发白:“看,这才是真正成熟,叶面茸毛褪了,采下来烤得出好颜色。”另一片叶面青绿:“这个还得等三天,否则烤出来就是青杂烟!”

(图为鲜烟分类现场)

“烤房里的问题,七成出在田里”——这是服务队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为此,他们把技术指导前移到采收环节,在全县每个烘烤点开设“田埂课堂”。队员们现场示范烟叶成熟度判断,手把手教农户剔除过熟叶、病残叶。服务队员曾涛说:“教会烟农把好第一道关,烤房里就能少出问题,烟农的损失也就少一分。”

编竿间的“毫厘之争”:为每片烟叶找到最佳位置

在太和镇烘烤工厂,服务队员李奇正用卡尺测量编竿密度。“竿与竿间距要留出两指宽,烟叶柄部对齐,叶尖微微下垂。”他反复强调,“密了不透气,疏了浪费空间,都会影响品质。”

(图为烤后烟叶)

服务队每日巡查烤房群时,编烟上烤是重点“盯防区”。他们引导烟农按成熟度将烟叶分层编排——成熟度高的挂温度稍低的中层,稍欠熟的置于高温区上层。竿竿烟叶如同被精密编排的士兵,在烤房中接受最适宜的“淬炼”。

烟农陈华感慨:“以前哪懂什么同竿同质?现在按成熟度分层挂竿,烤出来一房烟叶颜色均匀,卖价都高了。”

温控仪前的“关键48小时”:守住烟叶蜕变的生命线

烟叶烘烤的核心在于温湿度曲线的精准控制。在柏林镇一处密集烤房群,服务队员正用红外测温仪扫描烤房内壁温度:“变黄期40℃不能超,超过45℃青烟就锁死了!”

(图为烘烤现场)

烘烤工艺被精确划分为变黄、定色、干筋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温湿度窗口期。服务队员随身携带工艺流程图,在巡查中反复提醒:“变黄期湿度不够要补湿,定色期升温要稳,干筋期风机必须全开排湿。”在烟叶蜕变的48小时关键期,服务队员的脚步声在烤房间此起彼伏,确保每一炉烟叶烤出油亮的金黄光泽和醇厚香气。

数字背后的守护:108次“出警”与188个难题化解

截至目前,永兴“烘烤110”已紧急“出警”108次,化解各类烘烤难题188个。这些数字背后,是数万竿烟叶免于损毁,是数百烟农紧锁的眉头重新舒展。

(图为烟叶分级现场)

当永兴县万亩烟田在夏风中翻涌绿浪,一座座烤房升腾起带着甜香的白色水汽。烘烤“110”的灯光依然在乡间小路上明灭穿行——他们守护的不只是烤房里的温度曲线,更是烟农们一整年的生计与盼头。

(图为技术人员指导烤后烟叶分级)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正是这些田间地头毫不起眼的技术护航,让每一片烟叶的蜕变之路都走得安稳,让每一份耕耘都能在秋天获得应有的回响。(杨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