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能源先锋社泾县实践行纪实
2025年7月9日,盛夏的阳光洒满皖南大地,合肥工业大学能源先锋社的同学们踏上了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的土地。这支怀揣热忱的青春力量,奔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在调研宣纸文化脉络时,深度探寻红色印记,解码新四军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为云岭宣纸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能 。
图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访军部旧址:触摸烽火岁月的精神坐标
上午10时,团队抵达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成员们依次走过叶挺军长的办公室兼卧室、项英副军长的住所,以及军部作战指挥室。透过斑驳的木桌、泛黄的地图和锈迹斑斑的电话机,大家仿佛穿越到了80多年前:叶挺将军在此深夜批阅战报,项英同志与战士们围坐讨论战术,作战参谋们在地图上标注着敌我态势......这些细节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烽火淬炼的峥嵘岁月里,新四军将士如何以"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信念,用血肉之躯在江南大地上筑起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
图为团队参观新四军旧址
“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碑园墙上,陈毅元帅在镇江战役后即兴创作的《卫岗初战》,把新四军初到江南便重创日军的英勇场景写得淋漓尽致。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碑林
图为李又兰临摹其丈夫张爱萍的虞美人
探红色守护:解密新四军与宣纸的不解之缘
之后,讲解员话锋一转,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新四军与泾县宣纸的历史。抗战时期,泾县小岭村作为宣纸主产地,承载着传承千年的文化技艺,却因战火陷入风雨飘摇。新四军进驻后,第一时间组织工人成立宣纸生产合作社,让这缕 “纸寿千年” 的文化火种,在硝烟中重燃希望。
同时,宣纸是当时抗日宣传的主要载体,叶挺等将领多次慰问工人,强调 “多生产一张宣纸就是为抗日救国多出一份功劳”。这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讲解员向团队介绍新四军与当地宣纸发展的历史
悟使命担当:以青春之姿接力文化传承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这次活动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先辈们在战火中守护宣纸,是为文化根脉续存;我们新时代青年,要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见宣纸之美、红色之魂 。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红色精神宣传篇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 “青春赋能文化传承” 的生动篇章,让新四军的革命精神、泾县宣纸的文化魅力,在青春接力中熠熠生辉,照亮乡村振兴与文化繁荣的前行之路 。
编辑:张怡杭、王樾
图片提供:吴巫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