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阳:“便民店”点亮“幸福灯”

湖南耒阳:“便民店”点亮“幸福灯”

来源:周口网 2025-07-15 09: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耒阳市大义镇,有这样一位80后青年,他以敢闯敢拼的魄力,完成了从旅行社经营者到返乡创业的“多面能手”的转变。他就是“湘村636”加盟终端绿乡哩商店的老板周良攀。

小店铺彰显大情怀

走进绿乡哩商店,整齐美观的商品陈列、清晰的价签标识、热情的服务态度,让人如沐春风。

(绿乡哩商店门头)

“周老板的店,我是最信得过的。每次来买东西,他都会根据我的喜好和需求推荐合适的,从不推销高价货或者我用不着的,质量更是不用说,从来不会以次充好,是真正的良心老板。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周老板还会挤时间给我们老人家送货上门,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常客李大爷边说边对周良攀竖起了大拇指。

“在乡下,尤其是对老人家来说,购物还是没有城里那么方便,我开店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乡亲们一个放心的消费场所。”周良攀坦言。

从开店以来,周良攀便细心观察当地行动不便和住在偏远湾村的老人,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后,只要打电话告诉他需要什么,便会抽空送货上门。这些贴心举措,让他的店铺不仅是商业网点,更成了乡村邻里间的情感纽带。

小组长发挥大作用

除了管理自己的小店,他还创办了酒厂、大米加工厂、养猪场等实体产业,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业专家”。凭借出色的经营理念和责任感,周良攀被推选为当地零售户诚信互助小组组长。

(周良攀在演示双屏机操作)

定期召开的诚信小组会议上,他既是政策宣讲员,又是实战教官。他结合自己运营酒厂、大米加工厂的跨界经验,为成员们讲解“商品组合营销”“数据分析优化”等实用经营技巧。针对部分成员资金周转困难,他传授“烟商贷”贷款经验,帮助那些信息不流畅、不敢尝试新鲜事物的零售户渡过难关。发现违规经营苗头,他既当“红脸包公”严格监督,又做“热心参谋”协助整改,被成员们亲切地称为“周管家”。

曾经的“竞争对手”如今成了携手共进的伙伴。小组成员张姐感叹道:“周组长不仅自己带头做得好,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提升经营水平和店铺形象。在他的帮助下,我店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我们都特别感谢他,也愿意跟着他干。”

小举动带来大温暖

在周良攀看来,创业的终极价值在于回馈社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他十分重视以创业反哺乡土。因此,他将绿乡哩商店打造成为“扶贫爱心驿站”,优先聘用贫困村民就业,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村民周大姐就是受益者之一。由于家中老人患病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务工。周良攀了解情况后,不仅请她到店铺担任收银员,还专门为她调整了工作时间,让她能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赚取生活费。周大姐感激地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这不仅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此外,周良攀还创新推行“零售+公益”的模式,在店内设立“爱心基金”,用于帮扶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通过这一基金,他累计捐钱捐物共计4万余元,帮扶困难家庭8户,并牵头修缮了村小学的图书室。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6名零售户也自发加入公益行列,形成了“一人带头、众人接力”的爱心效应。

谈及未来,周良攀目光坚定,他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周良攀的创业故事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意识,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曾志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