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降耗密码 激活绿色动能

解锁降耗密码 激活绿色动能

来源:周口网 2025-07-14 10: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一直以来,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始终坚定不移行驶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航道上,持续攻坚、精准发力,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能量。

以思想破冰引领“绿色突围”

“能源管控模式的创新要始终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落实行业工作要求向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目标迈进。”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负责人目标明确。

理念指明“航向”,绿色航行“航线”绘制是重点。近年来,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围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目标,在卷烟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要实现现代化绿色卷烟制造工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要探索与之相对应的更有“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绿色低碳能源管控模式。

为此,他们聚焦统筹发展、能源安全、碳排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将绿色发展要求落实到生产各环节,建设绿色低碳能源管控模式。

“航线”如何行稳致远,有效实施是关键。制造中心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问诊把脉”,开出了有效“药方”。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降碳降耗,强化节能降耗先进适用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工艺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创新”“锅炉系统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能耗管理体系创新”三个抓手,开展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用能设备能耗管理。

2024年,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烟工厂工艺空调绿色管控模式构建与应用”入选烟草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典型案例。

以创新之力谋求“绿色动力”

“航线”已绘就,务实发力是关键。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充分认识到,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并非朝夕之事。转型越难,越要着眼大局、脚踏实地。

按照节能要求对表冷阀、新风阀、加热阀等进行手动调节,在确保空调机组生产保障“到位”的同时,实现节能“不缺位”,这就是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动力车间空调运行工的工作日常。 这种人机协同能效优化的方式,是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降低卷烟工艺空调综合能耗技术研究”科技项目的一项具体节能策略。

该科技项目采取“设备节能操作法研究+技术改造”方式,明确了“冬季采用高压微雾加湿节能”方法,制定了“制冷机和冷水板换的启停及相互切换的技术条件”等相关文件、标准。2024年3月,以此项目为基础立项的行业标准研究项目“卷烟厂工艺空调系统节能指南”已在行业推广。

不仅工艺空调节能为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的“绿色航行”注入强大动力,锅炉系统节能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有效方法。例如通过引入纯水系统,采用纯水掺兑技术,使降低锅炉排污率由接近10%降低至1%以下;对纯水机组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废水梯度利用技术,大幅降低全年水耗。

从项目攻关到技术改造,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在技术创新驱动之下的节能之旅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单箱综合能耗与工厂建成投产初期的2015年相比,下降幅度达到28%。

以方法探索追寻“绿色快线”

技术创新驱动为绿色发展之路带来了新突破、新发展和新动能,管理创新如何促绿色之行加速向前?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也交出了精彩的答卷。

——向标准化看齐。本着“事事有标准”“处处见精益”的管理原则,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以新技术、新理念赋能能源管理系统,制定了8个标准化文件,明确了与重点耗能相关的设备、设施、系统、过程及针对性的运行与维护方法,构建一体化能源监测管理体系,该体系获得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联合颁发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向数智化延伸。制造中心依托能源管理平台,根据实际管理需求集成了数据采集管理、能耗管理、能效对标管理、能源平衡调度等十余个功能模块。管理人员可通过各模块查看智能化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及时全面的数据分析,提升工作效能。

“相比于以往更侧重局部的‘显微镜’式能源监测模式,能源管理体系升级后更智能,视角也更广阔,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挖掘数字背后的‘数质’与‘数智’,增强‘取数’‘用数’‘驭数’能力。”动力车间能源管理员蔡永强介绍说。

——向高素质出发。在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加快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在深耕“人才田”,鼓励员工敢想、敢干、敢创新,持续开展班组劳动竞赛、岗位对标、优秀节能操作法推广活动,将效能指标、设备运行、工艺指标等项目分类细化,让各个班组、各个岗位在节能降耗上比一比,让每位成员在设备操作上拼一拼。

绿色转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长期以来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不断探索,不断革新,为公司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绿色答卷。

未来,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将继续沿着绿色发展道路前行, 以更高效的能源管控模式、更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为实现绿色中国目标添砖加瓦。 ( 张百根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