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种的好,技术离不了。变化莫测的天气给烟农们带来不小的挑战,前期干旱让烟叶生长缓慢,近期的强降雨又让烟田病害增加。就在烟农犯愁时候,一场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田间“问诊”:家门口看病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烟田上,河南农业大学许自成教授和团队成员韩丹副教授等人与南阳市烟草公司一同踏着朝阳赶赴烟田,免费为烟叶“把脉问诊”。
烟农老张闻讯拉着许教授手往地里钻:“许教授,我家的烟不知咋的都长满了泡斑,叶子都卷到一块,个子都不长了”语气里满是着急。
“这是烟叶病毒病,跟咱们流感一样,雨后极易爆发,要选对药,用对地,壮根骨。选对药就是选用生物农药,避免产生抗性;用对地,就是要喷药部位在叶背,植株好吸收;壮根骨就是追施锌肥和叶面肥,增强烟株的抵抗力。”许教授一边耐心解释,一遍带着团队动手示范,烟农老王目不转睛地听着,不一会周围聚集了一大伙烟农,大家你一嘴我一口的争相提问,都渴望许教授能去自家地里看看。
眼看着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内乡县烟草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孙善兴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我为烟农办实事”为切口,常态化组织专家到烟田义诊,把烟农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生产一线!”
课堂“开方”:技术送到家
田间“问诊”刚结束,许教授和专家团队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马不停蹄地扎进了“烟农学校”。屋里早就挤满了人,烟农们伸着脖子,眼神热切地盯着讲台,像盼着救急的“药方”。许教授站定,扫了一眼满当当的屋子,脸上带着笑:“大伙儿都急着学招儿,咱今天就把最管用的技术,掰开了揉碎了,送到大伙儿手心里!”话音不高,却透着股让人信服的劲儿。
许教授讲得细,烟农们听得更入神。讲到科学壮株、精准施药的决窍,底下不时有人重重地点头:“是这么个理儿!”不少烟农摸出卷了边的小本子,一笔一划地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说到烟叶烘烤,许教授语气更认真了:“种得好是本事,烤得好才是真金白银!烘烤这关把不住,好烟叶也能烤瞎了。今年天公不作美,烟株后劲儿大,鲜烟的分类装炕可一点马虎不得!”他重点掰扯起“中温中湿”烘烤的门道:“这法子就像‘文火慢炖’,能保住烟叶那股香气,又避免闷出黑褐色。关键得看烟叶的‘脸色’下菜碟,灵活调火调湿。”
一堂课下来,烟农们心里亮堂了。老李头嗓门大,头一个说:“许教授讲的都是实在招儿!咋选药、咋打药、咋看烟叶调炉子,这回可算弄明白了!”旁边的人也纷纷点头:“回去就照这法子试,多瞅瞅、多调调,今年这烟叶,说啥也得种成烤好了!”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叫好声,烟农们脸上的愁云散了,挂满了跃跃欲试的笑容。
看着大家伙高涨的劲头,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副主任马宇笑着说:“田间‘问诊’加课堂‘开方’,就是要让专家围着烟农转!我们‘我为烟农办实事’这根弦不会松,像这样的技术‘大集’,以后月月都办,让好技术真正在咱烟田里扎下根,变成大伙兜里的真金白银!”
烟田“透墒”雨:富农润心
日头西沉,天边烧起一片晚霞。烟农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有人捏着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盘算着回去先试哪一招,有人聚在一起,相互把好的经验方法进行分享。大家脸上那点愁容早散了,换上了实打实的盼头,好技术攥在手里,增收的路子仿佛就在眼前亮堂堂地铺开了。
“这次活动,不光给烟叶‘治了病’,更是给大伙儿‘打了气’!”烟叶营销中心负责人刘涛看着大伙儿的背影,语气里透着欣慰,“我们就是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科学种烟的‘金钥匙’交到大家手上,把烟叶产量增上来,品质提上去,钱包能真正鼓起来!”
许教授擦了把额头的汗,笑着接话:“技术这‘及时雨’,咱得月月下、年年下!烟农朋友有啥难处,随时联系我们。南阳这方好水土,加上大伙儿这股子学劲儿、干劲儿,咱烟田里的‘金叶子’,一定能越种越亮堂!”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颗定心丸,落进每个人心里。
霞光铺满南阳的广袤烟田,这场双向奔赴恰似一场 “透墒” 雨,实实在在浸润到了根脉里,托举起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从田间地头到村里课堂连轴转的这场 “大集”,说到底,是为烟农降下的 “致富雨”,是满载盼头的 “希望雨”,更是浇灌乡村振兴的 “透墒” 雨!(张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