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桥”奔赴乡村路,青春奏响振兴曲

“语桥”奔赴乡村路,青春奏响振兴曲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14 11: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日至8日,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桥”实践队深入泉州市马甲镇永安村,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通过文化传播与青春奉献,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以语言为桥、以实践为媒,让青春足迹成为乡村蝶变的最美注脚。

青春力“燃”起来:于调研中探寻产业兴村路

在蝶村,实践队员们以“问题导向”和“实践育人”为理念,深入调研蝴蝶兰种植基地、丝瓜种植基地和“共富农场”,解码乡村振兴的“蝶变”密码。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他们发挥新时代外语人的专业优势,探讨如何用多语言宣传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青春情“暖”起来:以奉献之姿唱响为民服务歌

实践队队员们把田野当课堂、以服务作教材,在“银龄关怀”中传递温暖,于孝心宴上践行孝道,借平安宣传守护家园。每一次与村民的互动,都是青春奉献的生动注脚;每一回走访劳作,都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在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践行中,他们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一线绚烂绽放,用奉献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青春韵“扬”起来:借舞台绽放乡村文化新光彩

在“夏季村晚”的舞台上,队员们与村民同台献艺,将古筝演奏、民族舞蹈与防诈骗知识宣讲巧妙融合,打造了一场“红心向党感党恩,红歌唱响跟党走——语桥连心 蝶舞沁馨 蝶村庆七一·创平安村晚”的文化盛宴。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起,全场村民自发跟唱,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在歌声中升华。这种“浸润式”的文化传播,不仅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更激活了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深层价值。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语桥”实践队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生动实践。队员们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桥,以奉献为笔,绘就了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未来,他们将继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苏心如)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