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年大学生田径赛开幕 郑州旅院斩获多项佳绩 彰显高职体育教育新高度

河南省2025年大学生田径赛开幕 郑州旅院斩获多项佳绩 彰显高职体育教育新高度

来源:东方网 2025-07-14 09: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8日至11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体育局主办,河南体育学院承办的“河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郑州隆重举行。赛事覆盖全省126所高校,参赛运动员总数超过1300人,成为河南高等教育体育领域一年一度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之一。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代表队在本届专科甲组赛事中屡创佳绩,在男子项目中,我校健儿李冲在跳远项目中以7.03米的优异成绩夺得桂冠,强势登顶,展现出技术与心理素质的双重优势;在男子200米赛道上,李冲再次发力,以22.70秒的出色发挥荣获亚军,刷新个人最佳纪录,并打破我校多项田径校级纪录,成绩超越国家二级运动员技术标准,达到竞技层级突破的新高度;在男子1500米项目中,郑旅学子李超凡稳扎稳打,跑出4分29秒的成绩,排名全省第七,展现了耐力与战略配速的竞技水平。充分彰显该校在高职体育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突出成果与育人成效。 

女子项目同样亮点纷呈。女子100米赛道上,我校健儿高佳睿以14.75秒位列第八名,虽遭遇强劲对手,但依旧稳定发挥;在4×100米接力赛中,女子团队(刘泽灵,高佳睿,王奕菲,房小十)以57.61秒拿下第七名,彰显团队协作与默契训练成果;女子铁饼项目中,郑旅学子王琪以21.75米成功跻身前八;女子400米项目中郑旅学子王奕菲则以1分09秒获得第七名,体现出坚韧的冲刺精神与节奏控制能力。 

这一系列奖项的取得,标志着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在男子爆发力项目与女子协同、力量型项目上的深厚训练基础与高效执行能力,代表着专科院校在田径竞技中的全面崛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赛事中,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以专科甲组团体总分第18名的优异成绩,在全省众多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整体表现稳中有进,展示出高职院校在体育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与竞技潜力。 

优异的竞赛成绩背后,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对体育育人工作的长期重视与系统谋划。近年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体教融合”精神,坚持“以体育人、以赛促教”,将体育工作纳入育人全过程,构建了由“基础锻炼–专项训练–竞技突破”三段式联动支撑的体育育人体系。 

一方面,学院大力建设训练基础条件,配备专业师资、完善器材设备、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与集体荣誉感,在训练与竞赛中贯穿思想引导和品格教育。 

据体育学院院长王军红介绍:“跳远项目的冠军并非偶然,这背后凝结了团队近一年不断调整的训练节奏、每周三次的专项评估、心理层面的反复磨合与模拟实战。每一块奖牌,都是坚持与科学训练的见证。”体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成绩目标,更是郑旅职院“文化引体、德技融合”的育人战略核心组成。该院注重将竞技成果转化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路径支撑,通过:

日常体育课程打牢体能基础

精英队伍进入专项培养机制

体测与心理辅导同步纳入成长档案

师生联合训练形成“以生为本”的自驱循环 

“能在这么大的比赛里为学校站上领奖台,对我来说意义特别重大。其实每一次训练都很辛苦,但正是教练一直陪着我们、鼓励我们,才让我有勇气不断突破自己。这个冠军,不只是我的荣誉,更是我们整个团队、教练、学校一起拼出来的结果。”

——男子跳远冠军  21五年制旅游管理2班 李冲

“团队接力项目最考验的是信任、稳定和责任,我们传递的不只是接力棒,更是对彼此的信心。”

—— 女子4*100米接力队成员 (刘泽灵,高佳睿,王奕菲,房小十)  

选手们的发言,体现的不仅是对成绩的骄傲,更是对背后训练、学校支持、团队陪伴的真情流露。他们在赛场上的一跃、一冲刺,都是青春最响亮的注脚。站在佳绩基础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将继续拓展体育教学新路径,深化“竞赛–教学–育人”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推动高水平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学院计划: 

引进智能运动数据采集设备,提升训练科学性; 

建设多功能体能康复室,保障高强度训练下的健康发展; 

开设体育精神专题思政课,引导学生形成坚毅、自律、奋斗的成长价值观; 

举办郑旅杯田径联赛、体育文化节,推动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协同发展。 

未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持续推进高职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用成绩诠释责任,用奋斗谱写篇章。(高深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