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启智润童心 文脉寻根育新苗

美育启智润童心 文脉寻根育新苗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11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美育启智润童心 文脉寻根育新苗

2025 年 7 月 10 日,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东城街道六十三社区基层服务践行团在社区活动中心,同步开展 “美育启思,妙笔创编” 美术工坊与 “文脉字源启童智” 汉字文化讲堂,为孩子们编织了一场兼具审美启蒙与文化寻根的奇幻之旅。

“很多孩子一开始觉得画画就是涂颜色,我们想通过工坊告诉他们,美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画画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志愿者刘同学在美术工坊现场介绍道,“比如我们让孩子们画‘家乡的模样’,有的孩子画了小区的滑梯,有的画了路边的白杨树,这些都是他们眼中独有的美。我们不教刻板的技法,就是想保护这份纯真的感知力。” 在轻松的互动中,孩子们用画笔勾勒想象,在色彩碰撞里完成了对 “美” 的初体验。

另一边的汉字文化讲堂内,践行团成员杨同学正拿着 “人” 字的演变图向孩子们讲解:“大家看,最早的‘人’字就像一个侧着身子、弯腰行礼的人,这体现了咱们中国人谦逊有礼的品格。” 她指着展板上 “福” 字的篆体继续说:“汉字不是冰冷的符号,每个字里都藏着老祖宗的智慧。比如‘福’字,左边是‘示’,代表祭祀祈福,右边像‘酒’的变形,最早是用酒祭祀求福,所以这个字本身就带着美好的祝愿。” 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提问,在问答间触摸到了汉字背后的文化脉络。

“能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用到社区服务中,看着孩子们眼睛里的光,特别有成就感。” 践行团成员张同学谈及参与感受时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既学会发现美,也能记住自己的文化根脉,这也是我们践行‘文化润疆’的一点小心意。”

此次活动通过搭建艺术与文化的启蒙桥梁,以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既为社区美育与文化传承提供了优质范本,也为文化润疆工程在基层的推进注入了青春活力。

(文 /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东城街道六十三社区基层服务践行团 图 /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东城街道六十三社区基层服务践行团)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