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开至巴库跨里海班列,新丝路谱写中亚经贸新篇章

山西首开至巴库跨里海班列,新丝路谱写中亚经贸新篇章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11 15: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9日上午9点50分,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1159吨本土制造光伏组件、由50个标准集装箱组成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山西中鼎物流园 ,一路向西奔赴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这是山西首开至巴库的跨里海国际班列,标志着山西国际物流通道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而中国铁路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铁路是这场高效物流接力的“先锋官”。此趟班列采用“铁海联运”模式,全程6915公里,大约20天即可抵达,较传统运输路径缩短约10天。列车从山西出发,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凭借铁路高效的陆运能力,快速穿越哈萨克斯坦抵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在这一过程中,铁路稳定、快捷的特性得以充分展现,既避免了海运可能遇到的天气延误等风险,又比公路运输的长途奔波更具效率,为货物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争取了宝贵时间,让山西制造能够以更短时间、更优状态抵达目的地,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中国铁路是降本增效的“关键先生”。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低成本的优势,一次可装载大量货物,规模效应显著。相较于空运高昂的费用,铁路运输为山西光伏企业大幅节省了物流开支。并且在整个“跨里海”运输线路中,铁路与后续船运的衔接顺畅,实现了海、铁、陆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减少了货物多次装卸转运带来的损耗与成本增加,优化了供应链成本结构,使山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将产品推向高加索、土耳其地区及东欧国家等新兴能源市场,拓展市场份额。

中国铁路是内陆开放的“助推器”。山西作为内陆省份,铁路的延伸为其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窗口。这条跨里海国际班列线路的开通,强化了山西作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枢纽地位,让山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格局。一方面,吸引更多资源向山西集聚,推动本地物流、制造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促进山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提升山西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助力山西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山西首开至阿塞拜疆巴库跨里海国际班列中,铁路在运输时效、物流成本、区域经济带动以及通道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山西乃至中国中西部地区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往来铺就了一条坚实的“钢铁丝路” ,未来随着班列的常态化开行和线路的不断优化,铁路将持续释放潜能,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李佳)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