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卷包车间,一个年轻的身影穿梭于机台之间,眼神专注、动作利索、信心满满。他就是“90后”操作技师苑文强。他用7年时光,实现了从“操作新手”到“烟草行业技术能手”的淬炼养成,用敬业专注延续着工匠精神的不息薪火。
从 “围着机器转” 到 “带着设备跑”
时间拨回到2018年,刚走出校园的苑文强站在许昌卷烟厂卷包车间,望着高速运转的设备,年轻的手掌不自觉沁出细密的汗珠。
图为苑文强拆卸保养设备
朝乾夕惕,孜孜以求。走上机台第一天,副主任技师杨光辉就教导苑文强:“想要让设备听话,就得肯吃苦,勤思考,多练手。”
“文强,今天咱们学设备基础保养,这是每天的‘必修课’,里边可藏着大学问……”机器旁,师父杨光辉正带着徒弟苑文强徜徉在包装机操作知识的海洋里。
“文强,你来上手试试,注意观察设备机械传动的运行规律……”杨光辉要求徒弟先吃透工作原理,摸清每一个部件的构成。这套从原理到实践的教学流程,看似简单,却是他毕生教学心得的凝练。
“师父,设备突发故障,包装辅料错位怎么处理?”苑文强追问到。
“这种情况,先查输送通道是否有胶垢,再看压纸辊压力是否一致,再有就是……”师傅一边处理故障,一边细致讲解。为了快速掌握操作技能,苑文强几乎“粘”在师傅身边:机器运转时,他目不转睛地观察;师傅处理故障时,他更是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弄清来龙去脉。
从师以来,师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关键参数、每一个拆装步骤,他都反复琢磨,反复实践。从手忙脚乱到从容不迫,苑文强的底气越来越足,师傅的目光也从最初的鼓励,渐渐转为赞许和信任。如今,苑文强多次获得“厂技术能手”“公司技术能手”,撰写的OPL单点课多次摘得佳绩。那个曾“围着机器转”的少年,终于学会了“带着机器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苑文强深知,唯有持续学习,才能积蓄逆风飞翔的力量。
从 “ 赛场新手 ” 到 “ 冠军能手 ”
78名高手同台竞技,80天魔鬼训练,首次参加省级大赛的苑文强暗下决心:必须拿冠军!
首次摸底测试,54.3 分的成绩像块巨石压在心头,苑文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理论考试没有捷径,就得把书‘啃’进骨头里。” 三本书、六百多页、数千个知识点,成了他的攻坚目标。清晨六点的林荫道上,他的早读声伴着晨光响起;正午的餐桌上,错题本成了“常驻配菜”,从50分到60分再到90多分,理论考试的对答如流,是他披星戴月的最好见证。
图为苑文强技能竞赛实操训练
“工具摆放不整齐、忘记举手汇报……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实操项目成败的关键。”教练全国劳模韩建夫逐帧分析他的实操视频,语气严厉却字字恳切。
苑文强开始了与自己的“较劲”,复盘会后,对着训练视频,反复纠正细节、短板,“安装这个部件还能再快3秒,盘车之前又忘记举手汇报,今天实操速度还是跟不上……”直到晚上8点,训练结束的车间里,他仍拉着韩建夫 “开小灶”。
“为什么还是做不到0失误?”数十次机械训练后,苑文强对自己的要求愈发严苛。“实操的流程你已经熟练掌握,要放平心态……”教练的话帮助苑文强迅速调整心态,再次投入到千百遍实操训练中。
“不好,垫片变形,偏心销拆卸必须更换思路!”赛场上的突发状况,苑文强脑中飞速检索,瞬间从五十多页的笔记里调出对策。27分钟、近乎0失误的答卷,让一旁的裁判忍不住点赞,“这小伙子出手精准迅速,操作游刃有余,平时肯定没少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激烈的角逐,苑文强最终夺得“黄金叶”杯第二届河南中烟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ZB45 机型第一名,被授予“烟草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从 “追逐光” 到 “散发光”
“夺冠不是终点,而是下一阶段的起点,如果停下脚步接受欢呼,那将被后来者超越!”苑文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梳理赛场失误,发现自己排故经验尚有不足,趁着工厂“风帆”计划的“东风”,苑文强在技能进阶的同时收获了新的身份。
图为苑文强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文强,B3 机组挡车工的任务交给你了,既要管好产质耗,还得带带徒弟刘浩博!” 班组长拍着 “学成归来” 的苑文强,语气里满是信任。
“来,浩博,第一堂课先熟悉设备结构,这是下烟器、商标纸输送通道、小盒检测装置……”苑文强教起徒弟,不觉想起了师父杨光辉的教诲,“只有吃透设备运行原理,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强哥,包装出口接续剔除小盒,该咋处理?”徒弟刘浩博拿着几包外观检测剔除出来的产品,急切地问道。
“降速,先观察盒皮加速轮情况……”苑文强拿出小手电,隔着防护罩,和徒弟一起观察起成型轮与加速轮!“浩博,成型轮有残余胶垢,你来处理。”苑文强边说边指导,“说十遍不如做一遍,多动手才能学得快!”
这是当徒弟时曾出现的同类问题,苑文强翻开自己的“带学教材”,一本记录七年来 200 多个“疑难杂症”及解决方案的“秘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苑文强始终保持着要总结经验的习惯。
“师傅,您教我的不仅是手上的功夫,更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积极进取的道理!”刘浩博捧着沉甸甸的笔记本,眼里满是敬佩。
从“老带青”到“青代青”。如今,操作技师苑文强早已在磨砺中褪去青涩,蜕变成“薪火相传”的中坚,而他的徒弟也稳稳接过了接力棒。
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许昌卷烟厂持续涌现出一批青年人才,他们以专业技能为笔,在示范性现代化品质工厂建设中担当奋进、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时代答卷。(宋晓娟、周靖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