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中建一局承建的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三百名施工人员干劲十足,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施工,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全面冲刺年底建成目标
跟随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头上的安全帽骤然发出声响:“您已进入施工区域,请佩戴好安全帽。”身旁的工人热情分享道,“这个安全帽可厉害,遇到‘危险’就会提醒,还能晓得我在哪儿干活呢!”一个小小的安全帽,变成项目团队安全管理利器?“每顶安全帽中都内置了芯片,如同‘数字面包屑’和‘电子身份证’,人芯合一,厘米级定位为工友安全护航。”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经理陈康介绍说,“最重要的是,工友遇到突发状况可‘一键求救’;如若工友丧失行动能力,安全帽也会发出人员长时间静止报警,项目部会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到相关人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精准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在现场,总有施工人员驻足在一块小小的牌子前,举起手机认真填写着什么。“项目在显眼处设置了多处安全隐患举报二维码,工友可随手拍下施工安全隐患,并扫码上报,一经核实采纳,我们将通过‘安全之星’等方式给予上报人奖励。”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生产经理吴康林介绍,“六月初我们开始设立的,目前已经收到安全隐患举报84条,核实采纳整改65条,实现整改率百分百。”
一年的时间,从零到全面封顶,面对施工过程中的高空吊装、设备安装等多个高风险交叉作业点位,项目团队还建立了“全场景智能视频监控+三级巡查+全员防范”的立体化管控体系,全场景智能视频系统实时监测结合无人机巡检与塔吊防碰撞预警系统,实现多点协同作业零干扰;同时,强化对总分协同联动责任机制,要求分包安全员每日提交履职报告、当天完成隐患整改,强化过程问责确保安全措施落地。
作为区域建设标杆,中建一局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科技赋能,织密工程建设立体防护网,以“铁腕手段”刚性完成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打造零事故、零伤害“双零”工地。6月,项目还承办了武汉市2025年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经开区分会场)暨施工现场观摩会,将项目团队安全管理经验及安全管理亮点对全区在施项目代表进行分享。
据悉,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内容包括研发生产厂房、研发设计厂房和配套用房,作为通航产业园重要部分,依托汉南通用机场、低空经济产业园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资源优势,建成投用后,将有助于发展“低空”+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科普培训、航空运动、城市管理、物流配送、短途客运、农林植保8大应用场景,加速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通讯员: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