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由中国保利集团、澳门基金会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展览《璨星 —— 古蜀文明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在澳门美高梅 “ 百宝箱 ” 拉开帷幕。这是一场融合 12K 超高清影像、微距数字译码、互动空间与全景声音的复合式体验, 以科技为笔触重构了上古文明的视觉史诗 。
在此次展览中,作曲家岳子媛受邀为展区创作原创音乐,并参与沉浸式声场的 音乐 设计 。在编钟、 罄 、电子音效的交织中, 她构建出一套 沉浸式 的听觉剧场,让声音成为连接文物与数字影像的隐形脉络。观众无需刻意“听”音乐,却在每一次转身和驻足间,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氛围与节奏的引导。
事实上,这并非 是 岳子媛第一次为文化遗产场景创作音乐。此前,她曾为故宫展览项目 宣传系列视频和国家级博物馆展览区域 担任配乐作曲 , 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空间声音塑造经验。谈及未来计划, 她 透露 正在筹备一项将于香港展出的全新作品,将与装置艺术家合作,继续延续她近年来对空间听觉的深入探索。
对岳子媛来说,为展览空间创作声音并不是一次风格上的转向,反而是她长期从事影视配乐工作中自然延伸出的另一种叙事语言。她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取得南加州大学(USC)电影配乐硕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作曲功底。多年来,她曾为多部电影短片、动画和音乐剧担任作曲配乐,始终专注于“声音如何讲故事”这件事。
她所配乐的多部作品曾入选洛杉矶动画节、动画新秀奖等多个国际赛事。同时,她也曾与著名作曲家王宗贤合作,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影像叙事与跨文化音乐表达经验。2025年,她获选为法国马赛国际音乐与电影节官方合作作曲家,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国际影视音乐领域的专业认可度。
“创作时,我脑海中始终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可能是导演的视觉,是观众的情绪感知或思绪。”她说。音乐无需台词却能传递情感,没有画面却能塑造环境,这恰与她过往影像配乐理念不谋而合。
为文化展览 创作 音乐的 过程也 不断 促使 岳子媛 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我们说 “ 为中国文化写音乐 ” ,我们到底在表达什么 ?
“ 我不 倾向于过于 显性的 ‘ 国风 ’ 素材, ” 她坦言, “ 我不是反对它,而是担心观众在听到某些熟悉 的音乐 符号 时,直接产生了固定联想,反而失去了 对文化的新鲜感知 。 ” 因此在《璨星》的 创作 中,她更 注重 于提取器物材质、 结合文化背景 与展览节奏中的 “ 听觉线索 ” ,构建一种具有 历史之感 与 现代审美 的音响逻辑 。
她相信,音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引导观众重新体验与思考历史的媒介。未来,岳子媛将继续在声音与空间的交织中探索更多可能,期待用音乐架起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