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普法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信仰的重任,更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面对社会环境深刻变革、群众法治需求日益多元、传统普法模式边际效益递减等现实挑战,如何提升普法的精准性、实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基层法治建设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芜湖市烟草专卖局繁昌区局立足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系统构建并深入实践“1234”普法工作模式,为破解基层普法难题、构建精准高效的法治教育新格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锻造“一支队伍”,激活普法内生动力
繁昌区局普法志愿者为群众讲解宪法知识
普法工作的核心在于人,关键在于队伍的专业化与能动性。繁昌区局深刻认识到,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普法队伍是提升普法质效的根本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区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将普法工作纳入区局重点工作统筹谋划,为普法工作把方向、定基调、强保障,有效提升了普法工作在区局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精力投入。
打造专业团队,凝聚骨干力量。在主要负责人引领下,精选具备法律专业背景或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人员,组建专业化的普法志愿服务队。队伍成员不仅系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通用法律知识,更精研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等与履职密切相关的行业法规,确保普法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
健全工作机制,激发全员参与。形成“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普法骨干深入抓、全员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通过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普法志愿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变“要我普法”为“我要普法”,使普法工作真正内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这支队伍的建立与有效运转,为“1234”模式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紧扣“两个重点”,构筑法治认知核心支柱
面对庞杂的法律体系,基层普法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繁昌区局基于对普法对象核心需求的深刻把握,将普法内容精准锚定在“两个重点”上,实现法治认知的固本培元与深耕细作。
繁昌区局向群众科普真假烟鉴别技巧
突出宪法核心地位,筑牢法治信仰根基。将宪法宣传教育置于首位,深刻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权威和统领作用。利用“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普法实践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全社会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意识和能力。
深耕行业法规普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烟草专卖管理和市场服务的核心职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相关条款及其他有关最新政策法规作为普法重点。通过面向零售户、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进行精准解读,阐明烟草专卖制度的法律依据、运行机制和社会价值,有效提升社会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遵守度,为维护规范有序的烟草市场秩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宪法固本+行业深耕”双轮驱动,确保了普法内容既体现国家法治精神,又紧贴地方发展实际和群众关切,有效增强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运用“三种方式”,织密立体化普法网络
单一的普法形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传播规律和不同群体的接受习惯。繁昌区局积极创新载体和渠道,运用“三种方式”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点面覆盖的立体化普法网络。
繁昌区局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深化“普法进校园”,守护青春成长路。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预防犯罪、培育未来合格公民的关键环节。与辖区内中小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开学第一课”“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段,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课堂,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运用生动案例、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未成年人禁烟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纽扣”。
推进“普法进社区”,延伸基层服务触角。针对乡村和社区居民法律需求多样化特点,积极融入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下,联合社区、乡镇等基层组织,建立“多方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普法工作机制。普法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集市广场,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治小讲堂”、播放法治电影等形式,围绕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防范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精准普法,将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融合传统与新兴媒体,拓展线上普法新阵地。在巩固线下阵地同时,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普法覆盖面和便捷性。利用企业微信群等载体,制作推送图文、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普法产品。探索运用法律知识线上问答,实现普法资源的即时共享和互动交流。同时,在办公场所、零售终端、社区宣传栏等设立固定法治宣传点,形成“线上即时推送、线下广泛覆盖”的互补格局,有效突破时空限制,提升了普法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面向“四类人群”,实现普法教育零盲区
提升普法实效,关键在于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差异化法律需求。繁昌区局将普法对象细分为“四类人群”,实施分众化、个性化的普法策略。
强化内部员工法治素养。将干部职工作为普法的首要对象和关键力量。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治专题讲座、在线学习平台、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和党纪学习教育,特别是与行政执法、行政许可、内部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升全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基层一线员工的法治思维、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筑牢依法行政、规范经营的根基。
提升社会公众法治意识。面向广大群众,重点普及宪法、民法典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法律知识。利用各类公共宣传活动,传播法治理念,解读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引导公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繁昌区局普法志愿者深入零售户店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引导卷烟零售户守法经营。将零售户作为行业普法重中之重。通过定期走访、集中培训、发放《守法经营告知书》、建立零售户普法群等方式,深入解读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许可证管理要求、诚信经营规范以及违法经营的法律责任。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强化其守法经营意识和主体责任,从源头上规范市场行为。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将未成年人作为特殊保护对象。除“普法进校园”外,重点在零售终端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向零售户宣传相关法律责任,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形成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治屏障。
繁昌区局“1234”普法模式的深入实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持续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提升,卷烟零售户法律知晓率和守法经营自觉性明显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得到有效培育,辖区法治氛围日益浓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下一步,繁昌区局将持续深化“1234”模式内涵,进一步优化内容供给、创新方式载体、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协同共治,不断提升普法的智能化、精准化、常态化水平,努力为更广泛领域的基层普法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作者:崔杰、韩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