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一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正在为智慧农业领域带来全新的活力。南京的多所高校与本地企业联合研发的 “果熟智探” 项目,凭借其创新的技术与出色的实践成果,成为了南京智慧农业发展的新名片。
该项目整合了高校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优势,以及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负责算法的优化与创新,通过对大量果园场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不断提升 “果熟智探” 系统对果实成熟度与腐坏的识别精度。而合作企业则专注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对机器人硬件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在复杂果园环境中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在南京溧水的一处果园,“果熟智探” 已经投入使用。果园中的机器人宛如不知疲倦的守护者,穿梭于果树之间,实时采集果实信息。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同步至果农的手机 APP 上。果农只需轻点手机,便能清晰了解果园中每一棵果树的果实状态,及时做出管理决策。
“以前,我们只能凭经验判断果实的成熟度,经常出现采摘过早或过晚的情况。现在有了‘果熟智探’,一切都变得精准起来。” 一位果农感慨地说。
此次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为 “果熟智探” 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也为南京智慧农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树立了典范。未来,双方计划进一步拓展项目的应用范围,将 “果熟智探” 推广至更多的农业领域,助力南京乃至江苏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江苏师范大学 吴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