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红芽追风队”走进瑞金市叶坪镇田坞村,开展“漆韵匠心传非遗,躬身慰问暖党心”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非遗漆扇技艺体验与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通过沉浸式实践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创造性转化,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代代相传。
非遗漆扇体验:传统工艺的当代活化实践
在田坞村文化服务中心,红芽追风队开展漆扇技艺传承活动。队员们通过实物展示、工艺图解和现场演示,向参与活动的50余位老人介绍漆扇的历史渊源与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漆器工艺与扇艺结合的代表性载体,漆扇以大漆为核心材料,经制骨、髹漆、绘饰等主要工艺环节,形成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手工艺品。
在漂漆工艺体验环节,老人们在队员指导下,将调制好的色漆滴入水面,利用漆液表面张力形成自然晕染的纹路,再将扇面轻轻覆盖水面,完成独特的漆艺图案创作。活动现场,老人们专注于色彩搭配与纹样设计,完成的漆扇作品兼具传统美学特征与个人创意表达,切实感受了非遗技艺的魅力与创作乐趣。
红色樟树传奇:一棵古树承载的历史记忆
午后,队员们走访慰问了69岁退伍老兵、老党员曾光。在交流中,曾光讲述了自己的军旅经历,同时重点分享了叶坪革命旧址群中“怀抱炸弹的老樟树”的历史往事:1933年春,毛主席在叶坪村办公期间,国民党飞机对当地实施轰炸,一枚炸弹坠落时卡在村口千年古樟树的枝杈中,未发生爆炸,毛主席及周边群众得以安全。这棵幸存的古樟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树身的弹痕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樟树扎根土地才能抵御风雨,共产党扎根人民才能带领胜利。”曾光的讲述引发了队员们的深刻共鸣。通过聆听红色故事,队员们更直观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
青春践行:构建文化传承长效机制
当承载着传统纹样的漆扇在老人手中徐徐展开,当跨越时空的红色故事在青年心间激荡回响,这场三下乡实践早已超越简单的技艺传递与精神对话。活动尾声,队员们递上慰问品时,曾光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相握:“看到你们把老祖宗的手艺带进村子,又愿意听我们唠叨过去的故事,真好!”这份质朴的肯定,恰似一座无形的桥梁,一端连接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一端系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队员温洁在实践日记里写下的“非遗传承需要脚踏实地,红色精神更要代代相传”,不仅是个人的感悟,更是整个团队乃至新时代青年的庄严承诺。从指尖流淌的非遗漆纹,到古樟树下的红色记忆,红芽追风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用行动诠释文化传承之责。他们以青春作笔,以实践为墨,在乡村文化振兴的画卷上,绘就了非遗与红色精神交相辉映的绚丽篇章,让古老技艺与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余艳辉、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