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两项计划”,讲好基层故事、传播青春力量,2025年7月7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芯”苗研学团走进绍兴市柯桥区黄社溇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启蒙课堂。本次课程以“基础Python编程 + UE虚拟引擎体验”为核心内容,通过趣味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领社区儿童走进数字世界的奇妙天地。
用“童话”打开代码世界,让技术不再遥远
面对一群初次接触编程的孩子,“芯”苗研学团的成员们巧妙地将晦涩的技术术语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日常比喻:把 Python 代码比作“给电脑的魔法指令”,把 UE 引擎形容为“搭建梦幻世界的积木盒”。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数字炸弹游戏”理解变量概念,借助“格子跳跃”掌握循环结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建立起对编程的初步认知。“原来代码真的能让电脑‘听话’!”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动手实践深化理解,科学素养悄然萌芽
除了理论学习,团队还精心设计了多个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亲手制作了“气球动力小车”和“简易风向标”,在实践中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物理原理,学习如何判断风向等地理知识。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以前觉得工程师离我很远,现在我也能做出小发明!”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员自豪地说。
科技赋能基层教育,高校力量温暖社区
活动尾声,孩子们与“芯”苗研学团成员合影留念,依依惜别。社区负责人感慨道:“这样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我也能成为科技人才’的梦想种子。”
此次活动是信息工程学院探索“高校+社区”协同育人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具体实践。“芯”苗研学团将持续深入基层一线,用编程与虚拟技术为更多孩子打开通往未来的窗口,用青春智慧书写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