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安徽师大音乐学院学子赴潍坊七弦琴院

“古韵新声”:安徽师大音乐学院学子赴潍坊七弦琴院

来源:周口网 2025-07-09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实践团队跨越千里,抵达潍坊七弦琴院,开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的实地探访活动。此次实践旨在解码这一古老艺术的当代传承密码,通过镜头记录其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

潍坊作为诸城派古琴的重要传承地,承载着百年琴脉的深厚底蕴。实践团队的探访始于清晨,镜头首先聚焦于七弦琴院古色古香的门头,“七弦琴院”四字牌匾在晨光中更显庄重。步入院内,悬挂的古琴、袅袅升起的香炉青烟以及墙上脉络清晰的诸城派谱系图,共同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探索过程中,团队成员欣赏了七弦琴院赵院长亲自演奏的诸城派代表曲目《平沙落雁》,深刻领略到该琴派刚柔并济、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随后,在琴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学习了诸城派古琴基础指法“勾”和“挑”,并进行了亲自弹奏尝试,切身感受古琴演奏的奥妙与乐趣。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还集体习奏了经典曲目《沧海一声笑》。

赵院长演奏诸城派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通过与赵院长的深入对话,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诸城派古琴的“山东气象”。赵院长结合王既甫、王冷泉等先贤的贡献,对这一琴派的艺术特质进行了阐释,并现场演示了诸城派标志性指法,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其独特魅力。据介绍,诸城派古琴虽发源于诸城,却影响遍及整个北方,是北方古琴的代表。

赵院长与团队成员交流

谈及古琴艺术传承与琴院运营,赵院长分享了其中的挑战与思考。他表示,古琴艺术的传承是一种文化延续,更是一种使命担当,但琴院运营面临诸多困难。目前,学员以老年人为主,不仅影响了琴院的活力,琴院已开始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为古琴艺术注入新活力。赵院长同时指出,在当前情况下,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与潍坊七弦琴院老师合影

探访最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实践团队与琴院人员合影留念。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诸城派古琴的历史与现状,更展现了这一国家级非遗在当代的活力与传承力量,印证了保护非遗需在守旧中创新,让古老琴心拨动时代新声的理念。(文:赵青云、董翔、王子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