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工价赋能员工增收 践行共同富裕的企业担当
—— 北京南丁格尔服装文化有限公司探索先富带后富的发展路径
在共同富裕战略引领下,企业如何成为连接 “先富” 与 “后富” 的桥梁?北京南丁格尔服装文化有限公司以近二十年实践给出答案:通过持续提升员工工价至行业之巅,构建 “高工价 — 高质量 — 高利润 — 高收入” 的良性循环,在制造业竞争红海中走出一条兼顾企业发展与员工富裕的特色之路,为中小企业落实共同富裕战略提供了鲜活样本。
创业初心:从 “农民底色” 到 “共富承诺”
“咱们都是农民,深知生活的艰辛。” 企业初创时,创始人的朴素话语埋下了共富基因。2000 年代初,当多数同行还在靠压低用工成本抢占市场时,该公司就确立 “工资高于同行业 30%” 的目标。这一决策源于创始人两次创业的深刻认知:“要发高工资,必须走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路子。”
在医护服装行业竞争渐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选择 “不走寻常路” 的差异化赛道:通过严格质量管理拉开产品档次,以创新赢利模式规避同质化竞争。2010 年,其工价已达同行业两倍,而当同行陷入 “年年招工、月月招工” 的用工困境时,这里的员工因收入稳定而主动追求 “精益再精” 的品质,形成 “高工价 — 高质量” 的正向反馈。这种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深度捆绑的模式,恰是对 “先富带后富” 战略的生动诠释 —— 企业通过创造价值先富,再以高工价带动员工增收,实现发展成果的普惠共享。
发展实践:构建共富闭环的 “南丁格尔模式”
以工价为锚点的利益共同体构建
行业订单锐减,企业虽减少上班时间,却坚持 “固定工资不减”,工价逆势上涨至行业三倍。这种 “患难与共” 的担当,在员工寝室管理中同样可见:空调用电、生活用水全由企业承担,打破 “谁用谁付费” 的常规管理逻辑;2012 年起,五一、中秋等节日发放 200 元至 1000 元补助,即便三年前经营遇困也尽力维持 —— 这些在大企业看似平常的福利,对一家生产普通工作服的中小企业而言,正是 “达则兼济天下” 的责任彰显。
经济下行中的共富坚守
当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普遍降薪,该公司却顶住成本压力保持工价不变。“不能让跟企业奋斗的员工失望。” 这一坚守背后,是对 “共同富裕不是口号” 的深刻理解:当企业将员工视为共富路上的伙伴而非成本项,就能激发出 “高质量赢得优质客户、优质客户带来高利润” 的持久动力。数据显示,其构建的 “高工价 — 高收入 — 高质量 — 高利润” 闭环,使企业在行业洗牌中始终保持稳定客户群,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战略价值:中小企业践行共富的时代意义
从 “让员工昂首挺胸” 的朴素愿望,到 “与欧美企业工价接轨” 的长远目标,北京南丁格尔服装文化有限公司的探索,暗合国家共同富裕战略的深层逻辑:
先富带后富的微观载体: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先富,再以分配机制改革带动员工增收,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鲜活单元;
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实践:将工价提升与质量提升绑定,推动制造业从 “低价竞争” 转向 “价值竞争”,契合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需求;
共同富裕的社会细胞:员工因收入稳定而扎根企业,企业因人才稳定而专注创新,形成 “企业好 — 员工好 — 社会好” 的良性生态。
正如创始人所言:“企业富裕不是终点,和员工一起‘吃肉’,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这家中小企业以工价为笔,书写着 “企业有担当、员工有奔头” 的时代答卷,也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了 “把国家战略转化为企业行动” 的实践范式 —— 当千万企业都成为共富路上的 “点灯人”,大国强国之梦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