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老幼能力互动互助,促进代际交流与融合,2025年7月4日上午,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北街社区开展了“银龄传薪火,童心续华章”代际共学服务,社区老幼共同谱写了一段温暖的代际融合篇章。
为了促进沟通,活动设置了代际破冰暖场游戏“击鼓传花”,当快乐的音乐停止时,拿到花的人进行自我介绍,几轮游戏点燃了氛围,游戏后,未介绍自己的都做了介绍,拉近了关系。
活动邀请了老党员刘襄玉老师为大家做了志愿服务故事分享。刘老师有30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且多次被评为温江区优秀志愿者、社区优秀志愿者、优秀党员等,她用质朴语言分享了自己做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特别是义无反顾带动全家做疫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队解决孤寡老人的过程,刘老师作为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服务的奉献精神让大家都非常敬佩,特别是在刘老师谈到疫情服务,大家都很有感触,其中几位也做过疫情志愿服务的家庭也表达了服务感受。一位儿童还认真分享了自己多次作为志愿者探访社区眼疾奶奶的志愿事迹,"童声稚语中,志愿服务的种子悄然播撒。大家在交流中畅所欲言触动,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服务热情也被进一步点燃。
活动进入“图说历史・代际共忆” 环节,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徐徐展开。随着承载着时代记忆的画卷在大屏上依次铺陈 ——中国四大发明、 红军长征、开国大典、粮票,上山下乡运动、电话的发展等图片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和对中国文化的追溯。儿童们纷纷抢答图片主题,老人们则对图片表达的历史进行补充,有一位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老人表示自己就是一位知青,她对那段岁月进行了回顾,她鼓励儿童:"你们生在好时代,更要珍惜机会,长大后为祖国添砖加瓦”。老人们针对粮票也非常有感受,分享了那个时期的艰苦,分享用粮票换粮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真实而感人的,将大家带入历史的长河。这里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情感共鸣悄然生发。大家一同共唱经典红歌《歌唱祖国》,表达爱国之情,也让代际之间的情感更加紧密相连。
最后环节是红色竹编画手工制作环节。老年志愿者为大家介绍了竹编画的历史文化,并通过视频和图片教授制作方法。老人们和孩子们分组共做,合力协作,共同完成手工。三十幅展现天安门、红船等元素的竹编画作品诞生
银龄传薪火,童心续华章。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北街社区代际共学,旨在将老幼的互补性需求转化为互助关系,让银发智慧与童真活力持续碰撞,在互动互助中拉进代际距离,营造老幼和谐的氛围,构建“老有所传、幼有所学”的代际互助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