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城关区当巴社区:党建领航送温暖 便民服务润民心

拉萨城关区当巴社区:党建领航送温暖 便民服务润民心

来源:新华网 2025-07-08 16: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西路街道当巴社区党委秉承“党建领航、为民服务”的理念,结合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致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送服务,打造“三送一树”红色便民圈,形成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互联互动的良好局面。

图为当巴社区“先进党员”为社区居民服务。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送健康:义诊进社区健康零距离”

当巴社区整合辖区内党建、卫健、医护等资源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健康培训等服务。组织广场舞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多样化活动,有效增强居民身体素质;设立社区教育课堂,面向居民开展文化知识普及、职业技能提升等培训;同时组织亲子教育活动,促进家庭关系和睦;关注居民心理健康,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服务;优化文化空间,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丰富居民知识储备和精神文化生活。及时送去真诚的关怀,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图为当巴社区党员干部组织清扫社区街道。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送温暖:温情暖冬日关爱润民心”

当巴社区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创新活动,对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温暖服务,营造守望相助、团结合作的大家庭氛围。将服务范围从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传统群体,延伸至残疾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暖心帮扶。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用品和助学金支持。通过社会募捐等渠道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困难群体的紧急救助和持续性帮扶。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陪伴、在线心理咨询等“云端送温暖”活动。

图为当巴社区党员干部组织清扫社区街道。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送服务:服务到家门便利惠万家”

当巴社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流动办公桌+数字心愿箱”双轨机制,全力打造以“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为标准的“三有”幸福家园示范点——苹果苑巷道。2025年初苹果苑巷道正式开设绿色停车场,将原本闲置杂乱的巷道空间改造为占地2000平方米的绿色停车场,科学规划77个停车位。

停车场采用创新型土凝岩作为主材,实现“以废治废,土变岩”的环保理念。该材料可完全替代传统水泥和水稳层,利用风积沙、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且工艺简单、工期短,完工后即可投入使用,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工程高效建设的完美结合。

“巷道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金珠西路街道当巴社区党委书记单增曲珍介绍,“改造后的苹果苑巷道不仅拓宽了路面,新建的绿色停车场更让居民出行既安全又舒心。”这一民生工程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优化了巷道交通秩序,显著降低了因乱停乱放引发的安全隐患,实现了闲置空间向现代化功能性场所的华丽转身,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服务的温度。

图为当巴社区改造之后的苹果苑绿色停车场。新华网发彭玮希摄

这样的服务理念同样体现在社区集体经济项目中。2025年4月底,当巴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打造的“西郡”民生项目圆满交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社区党委创新服务模式,帮扶带动当地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单增曲珍表示:“项目的顺利交付凝聚着建设者的汗水和居民的支持,我们将持续做好后续服务工作,确保群众住得舒心。”目前,合作社已组建专项物业服务团队,以贴心服务托起群众“安居梦”,用实干担当谱写社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为当巴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打造的“西郡”民生项目。新华网发彭玮希摄

“树典型:党建新模式治理显实效”

在推进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当巴社区创新性实施“党员中心户”建设机制,将其作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这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社区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切实搭建起党群沟通的“连心桥”,为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生动实践。

“作为当巴社区的党员中心户,我们主要的工作是调解社区的邻里纠纷以及群众关心的房屋土地问题,并且每年都会在社区开展对群众普法的活动,帮助群众更多地了解法律知识。”当巴社区党员中心户尼玛多吉告诉记者。

图为当巴社区党员干部正在为社区居民解决难题。新华网发彭玮希摄

当巴社区创新打造的“三送一树”红色便民圈,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显著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便民圈以“送健康、送温暖、送服务、树典型”为核心内容,构建起覆盖社区生活各方面的便民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全方位、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彭玮希车宇轩)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