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针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走进保靖县,为沅水段居民开展了一场“江畔普法浸润,社区法治入心”宣传教育活动。
以法为引,破疑启智
“听这个课还能让咱抓到更多鱼不成?”主讲志愿者在宣讲时,一位居民满是不在意地调侃道。“想多捞鱼不能光靠撒网!如果大家环保意识提起来,让河水变清亮,那么鱼自然就肥得很、多得很咯!”志愿者耐心解释到。随后,志愿者借助宣传手册,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系统知识以及环保工作的重大价值,并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核心条款进行逐条分析、详细解读,引导居民理解生态保护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渐提高居民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循法造物,拼图悟典
实践出真知,体验促成长。志愿服务团携手居民,以环保为初心、法治为内核,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法治标语牌”。随后,针对宣讲课中所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的核心条款以及课堂上的具体案件,进行“法律条款配对”卡牌游戏。在一次次的思考与尝试中,逐步理清法律条文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使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流动普法,趣中寻法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志愿服务团同时设立了“流动宣传点”开展普法活动。精心策划的法治展板展示了近年来本地的执法典范,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刻揭示了法律的庄严与公正。“法律问答转盘”的设置更是一大亮点,居民转动转盘,随机抽取法律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答对即可获得环保小礼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也让普法活动真正“活”了起来,受到居民们的广泛欢迎。
从最初的质疑调侃到沉浸式参与实践,居民们在宣讲、互动与体验中,领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此次普法活动旨在以“理论+实践+趣味”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把抽象的生态理念和法律条文融入创意满满的互动游戏,共同促进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李杰 唐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