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河北省分行|向海图强 金融助力海洋经济“蓝色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9:2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9: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北,环绕京津、毗邻渤海,拥有487公里大陆海岸线,管辖海域7200多平方公里。当前,河北正加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奋力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辽阔的蔚蓝海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伴随着河北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工行河北省分行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列为全行重点工作之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海洋产业和涉海产业发展,为海洋经济“蓝色引擎”注入澎湃金融动力。

科技强海 以海水淡化解发展之渴

在唐山市曹妃甸区钢铁电力园区,一提到“用水”,不少企业都曾犯过难。曹妃甸缺水吗?虽处渤海之畔、拥有国家级物流枢纽唐山港,但资源型缺水的问题依然突出,降水少、蒸发强,用水高度依赖陡河水,必须精打细算。水少,需求却旺盛。随着产业日益发展,水资源供给已无法满足长远发展需求。为解“发展之渴”,在多项政策扶持下,三友集团成立三友蓝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海水淡化项目,项目地址就选在急需用水的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

工行河北省分行支持唐山三友集团蓝海科技海水淡化项目 周丽青供图

海水淡化项目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经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作为破解曹妃甸“水困局”的关键工程之一,三友蓝海科技海水淡化项目刚启动便面临超7亿元的初期建设投资需求。“当时可行性报告堆满了我的办公桌,项目建设却卡在了融资环节。”企业财务总监孙丽萍回忆。工行河北省分行在得知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融资需求后,依托当地分支机构工行唐山分行派遣金融顾问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通过采用“技术+资金”双维评审体系,将企业精制浓海水循环利用核心技术实力与产业发展前景纳入授信评估,在“绿色金融+循环经济”双重绿色通道的加持下,仅用9个工作日,4.5亿元绿色贷款方案便赶在项目全面开工前成功落地,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快速可靠的金融支持,为海水淡化“蓝图”注入了强劲动能。

文旅向海 金融助力港口景区焕新颜

海洋文旅产业,是激活蓝色经济潜能、传承海洋文化血脉的重要引擎。它不仅是盘活沿海资源、吸引八方游客的“流量密码”,更是塑造城市魅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能。碧海银滩既是生态财富,亦是经济宝藏,深挖其文旅价值,关乎文化自信的培育,更关乎蓝色经济的可持续未来。

工行河北省分行支持改造的西港花园艺术街区实景图 党微供图

2024年12月,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原西港花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海港文化与自然风光的交融。西港花园由秦皇岛港西港区部分区域改建而成,占地约1200亩,这里的主要景观皆由港口废弃设备设施重新设计改造而来,既保留了独有的工业氛围和深厚底蕴,又融入了海港的时尚气息,是工业遗址与现代文旅融合的典范。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西港花园对基础设施升级、旅游项目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迫切。工行河北省分行在得知企业需求后,迅速对接西港花园运营方,深入了解其发展规划和资金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为西港花园修缮老旧建筑、完善道路系统、优化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助力开发港口特色旅游项目,如打造沉浸式工业文化体验区、丰富港口主题文创产品等,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海洋文旅产业向高向好,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港通海 建设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黄骅港作为渤海湾核心深水港,2024年吞吐量达3.55亿吨,增速居全省第一,其综合物流园区粮食物流枢纽项目是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的核心子项目,旨在打造现代化粮食物流枢纽,解决沿海地区粮食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建成后港口年粮食吞吐能力将提升220万吨,并大幅降低区域粮食物流成本与损耗率,是完善港口配套、促进港口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是河北省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落子。

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粮食物流枢纽项目一期效果图 董金林供图

作为沧州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河北渤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建设任务。“那时候,感觉每天都被资金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项目负责人回忆起那段艰难时光,直言不讳。大型港口项目投入巨大、建设周期长,资金链的稳定与管理是核心挑战。了解到企业的燃眉之急,工行河北省分行迅速组建专班深入港口,与客户面对面对接需求,精心打造了一套“政策+需求+风控”三维融资方案,将国家政策导向、市场真实需求与项目动态风险管控紧密结合,为项目定制8.97亿元项目贷款,并开辟专属绿色通道,以最快速的时间、最高效的服务搬走这块港口发展之路的绊脚石。工行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输血’解困,更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精准‘滴灌’,浇灌在项目最需要的‘土地’上。”

工行河北省分行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持续发挥金融优势,助力海洋经济发展,探索蓝色未来新引擎,在谱写经略海洋的篇章中有力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作者 贾涵泽)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