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3日,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小可猫”学生思政实践团青年赴金华义乌开展“追寻真理的味道”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循着《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译者陈望道的足迹,从金华市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出发,辗转义乌李祖村、义乌市城市规划馆、义乌国际商贸城及金华市城市展示馆,通过沉浸式体验、蹲点式调研与特色成果宣传方式,让“真理的味道”焕发新生机,生动诠释了思政教育从“传统课堂”到“实践课堂”的育人转化。
追寻真理之源,在历史回响中品味信仰力量
实践团首站来到金华市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陈望道当时就是在这间柴房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正因为他工作入神,误将墨水当成了红糖水,有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说法。”讲解员在故居柴房中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讲解。“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的生动体现,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实践团负责人郑航说。
场馆里的思政课堂别具一格,“双师课堂”模式创新呈现,展馆讲解员与学校思政教师默契配合,将思政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场馆内容的生动实践巧妙融合,创新的教学形式,让思政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鲜活的历史体验,真正实现了入脑入心。
探索乡村之变,在 “ 千万工程 ” 中见证真理光芒
从陈望道故居出发,实践团来到义乌李祖村。李祖村的发展蜕变,是“千万工程”指引下浙江农村发展的生动缩影。成员们走进李祖村的扎染坊、咖啡馆、直播基地、国际商品生活馆等亲身感受乡村的活力与魅力。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们了解到“千万工程”如何让这个小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农村环境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画卷。”实践团成员潘炫羽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感叹道。
感悟发展成就,在改革开放浪潮里感受真理伟力
“如果在每个摊位停留3分钟,每天逛8小时,逛完整个商贸城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义乌城市规划馆讲解员给实践团成员抛出了这样一题计算题,实践团赴义乌城市规划馆探寻义乌发展密码,感悟“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发展经验的神奇奥秘。
从最初的小商贩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到如今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汇聚全球商品;从传统的小商品批发,到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风生水起,“敢闯敢为是义乌人骨子里特有的基因。”讲解员在“数”说义乌发展成就展板面前总结道。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义乌的发展经验背后,是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义乌人民在实践中对真理力量的不懈探索与坚定践行。
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行专题调研,实践团成员走进商户店铺,与从业者深入交流,了解“义乌人”创业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大家深刻领悟到义乌发展经验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无数义乌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智慧结晶。
凝聚青春共识,在八八战略引领下开启奋进征程
实践团赴金华城市展示馆了解金华发展历程。在展示馆内,大家全面了解金华在抱团式发展指引下,沿着“八八战略”的真理之路不断开拓创新的伟大成就。“永康的五金、武义的温泉、义乌的小商品、东阳的木雕……金华真是藏龙卧虎。”实践团成员徐秀美说。从历史沿革到现代布局,从产业亮点到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金华如何锚定“港”“廊”“链”主战场,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在新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以“追寻真理的味道”为主题,精心设计行程,串联起陈望道故居、李祖村、义乌城市规划馆、义乌国际商贸城、金华市城市展示馆等关键节点,形成了一条跨越历史与现实、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思政教育路线,让思政教育在真实场景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本次“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是学校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提升育人实效的有力举措。通过实践教学,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时空限制,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场景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引导青年勇担时代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潘炫羽 徐秀美,图片:陈炳磊 郑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