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平台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服务民生、畅通城市经济循环的重要力量。然而,劳动关系认定模糊、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始终是困扰这一群体的现实难题。为切实回应社会关切,提升骑手群体的法律维权意识,6月18日,江苏大学法学院“法翼骑士”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本市桓王亭骑手交接点,开展“守护骑手权益,法律伴你同行”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为奔波在配送一线的骑手送上实用法律知识。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服装,利用骑手交接班的间隙,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骑手权益保障与维权指南》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展开服务。主要内容聚焦骑手群体核心关切,围绕劳动报酬核算标准、合理休息权界定、劳动合同签订规范、工伤理赔流程及侵权维权渠道等问题,以通俗语言结合真实案例解析,确保法律知识“看得懂、用得上”。
志愿者聚焦痛点,精准普法。“平时跑单忙,签合同、算工资这些事真搞不懂,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找谁。”一位王姓骑手的困惑,折射出多数骑手的现实困境。针对此类问题,志愿者重点讲解了不规范用工合同的识别方法,详细说明遭遇欠薪或超时工作时的投诉路径,如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或寻求工会法律援助,并现场演示证据留存技巧,如保存订单记录、沟通截图等关键信息。
活动不仅注重法律知识普及,更着力培养骑手的“主动维权”意识。志愿者通过案例分析,明确告知骑手依法享有的劳动权益,引导他们在权益受损时勇于发声。“很多骑手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边界,我们希望通过具体指引,让大家知道维权有途径,投诉有方向。”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普法活动是江苏大学法学院将法学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的实践探索。学生志愿者在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深化了对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认知。据了解,团队后续将基于服务中收集的骑手诉求形成调研报告,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平台优化用工规则,助力构建更完善的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徐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