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小栀子”志愿服务实践队在井冈山古田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小栀子”志愿服务实践队在井冈山古田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07 14: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6月28日至7月4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组织“小栀子”志愿服务实践队前往井冈山市古田村,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开展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脚步丈量乡土,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乡约红色古田 探访村史民情

为更好地了解乡村发展现状,解码古田村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实践队自入村起便走进民俗村史馆学习本村革命烈士英雄事迹,与当地村干部、村民交流,探寻乡村“蝶变”密码。队员们了解到,在党支部书记张玉荣的引领下,古田村上下积极响应“全域旅游、全景井冈”战略部署,成果探索了“重走成功之路”这一红色主题,2021年获评江西省“省级红色名村”。通过修复修缮革命旧址,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红色研学基地,最终与村民们共同走出这条“红色研学+旅游”的特色发展道路,让红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对话红军后代 访旧址悟初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够精湛技艺,振兴乡村,奉献社会。”临别之际,古田村烈士谢思文后人谢福民爷爷殷切寄语。在谢爷爷家中,队员们一同翻阅《井冈山英烈》《井冈演义》等文著,听老人讲述祖父谢思文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面对敌人围剿,坚守“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誓言,忍饥受寒,宁死不屈,用生命践行了对革命的忠诚与坚定信仰的故事。

“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小栀子”们徒步前往朱毛会师纪念碑、大仓会见旧址,寻访红色印记。队员们一路载歌而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旋律在山间回荡,汗水浸透衣襟却不减步伐坚定。在龙市镇,实践队瞻仰了朱毛会师铜像、纪念碑,重温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壮阔历史,深刻感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在大仓会见旧址,队员们回溯1927年10月6日,双方以真诚沟通合作打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门的往事。

关爱一老一小 筑牢防溺水反诈“安全堤”

“哥哥姐姐们,我记住啦!”“谢谢你们,还想着我们嘞”这一声声话语是对“小栀子”们最好的肯定。为增强村民安全防范意识,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实践队在古田村开展“防溺水+反诈”双主题宣传。在入户走访时,向村民们讲解电信诈骗套路并普及溺水急救知识;在古田红色大讲堂,队员们举办了“防溺水+反诈”宣讲会,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将安全教育知识送到村民身边,筑牢乡村“安全堤”。

躬耕学农事 青春献乡土

入村数日,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小栀子”们忙碌的身影:挥锄头除草时汗落泥土,分组采摘蔬菜时笑谈丰收,跟着村民学打糍粑时沾满米香,劳作间隙采集植物制作标本时专注认真……在一次次弯腰俯身中,队员们读懂了农业根基的厚重,看见了乡村绿色发展的潜力,更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指尖传薪火 草鞋续红魂

“打草鞋来,草鞋好,草鞋是咱们的传家宝……”这首在井冈山广为流传《草鞋歌》唱出了军民鱼水情。在当地草鞋传承人谢奶奶的讲解中,队员们了解着当年红军穿着草鞋行军作战,百姓连夜赶制草鞋支援红军的往事。在谢奶奶的示范指导下,实践队众人拿起稻草、麻绳,亲手编织草鞋。一双双草鞋逐渐成型,“小栀子”们的手上也磨出了红痕,而这也是他们与革命先辈“对话”的印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三下乡”之旅虽已结束,但“小栀子”们心中的红色火种一经点燃,难以熄灭,未来,他们也将穿上红军“草鞋”,把革命先辈的“草鞋精神”穿在脚下,刻在心头,在自己的“长征路”上坚定前行!据悉,该校校团委也将深入宣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打造“小栀子”等品牌团队,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青春力量扎根乡土。(张可丹、王雪婷、李国威、罗敏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