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安多:藏北大地上的文化新地标

西藏安多:藏北大地上的文化新地标

来源:新华网 2025-07-07 13: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海拔4800米的藏北高原,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安多唐古拉陈列馆静静矗立在唐古拉山脚下。这座整合原自驾营地、游客服务中心等旧有建筑改造而成的陈列馆,不仅承载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展示藏北发展变迁、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  

图为陈列馆大厅(7月3日摄)。 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走进陈列馆,仿佛翻开了一部立体的人文“史诗”,从千年唐古拉的历史文脉,到“两路”精神的时代丰碑,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与祖国的血脉相连。

主题陈列馆内,“千年唐古拉”展区集中展示了藏北游牧文明的悠久历史;“江河承一脉”板块则用实物、影像生动呈现了西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历程。  

图为“生态藏北 极地羌塘”部分展区(7月3日摄)。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安多县素有“西藏北大门”之称,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五条生命线”穿境而过。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之地。  

图为青藏铁路历史文化展板(7月3日摄)。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在陈列馆墙面上,修筑青藏公路的军民并肩奋战的画面,与今日高原列车飞驰的影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藏北高原的发展变迁。

在文创展销馆,由当地牧民手工制作的牦牛绒制品、传统银饰等特色产品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还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讲解员介绍,“文创产品既传承了文化,又带动了群众增收。”

  图为藏北游牧文化展板(7月3日摄)。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据悉,安多唐古拉陈列馆开放以来,已接待各族群众和游客上万人次,成为展示藏北发展成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刘蒙青)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