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们上门反映问题,现在是干部主动来问需,这变化,真是看得见、摸得着!”石城县大由乡大由村曾大爷的一番感慨,道出了该乡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喜人变化。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由乡开展“你吐槽我整改”活动,变“被动接招”为“主动出击”,以“问题清单”为笔,用“实干担当”作墨,在民生答卷上书写温暖与力量。
倾听民声,搭建民意“直通车”。大由乡秉持“开门搞教育”理念,将“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一场场“有辣味”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屋场会在各村轮番上演。在兰田村的一次座谈会上,村民们畅所欲言:“杉山下小组转弯处没有反光镜,开车太危险!”“丰田小组的跨河水管坏了,50亩农田无法灌溉!”这些朴实的话语,直指生产生活痛点。当前,大由乡组织开展专题征求意见座谈会、屋场会20余次,征集涉及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便民服务等问题或意见建议60余个,让民意“上得来”,问题“摸得准”。
精准施策,按下整改“加速键”。针对征集到的意见,组织各村“两委”迅速行动,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形成“发现问题—建立清单—限时整改—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每一项整改任务安排专人负责、专人跟进。干部们化身“施工队长”,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紧盯节点,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如随着暑假来临,留守小孩防溺水成为在外务工父母最牵挂的事。大由乡打破传统人工巡河局限,引入高科技无人机参与巡河,快速发现危险水域逗留人员。自无人机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开展巡河120余次,劝离危险水域逗留人员30余人次,实现重点水域巡查全覆盖,让在外的父母吃下“定心丸”。今年3月份以来,集中办结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56件。
作风转变,架起干群“连心桥”。从群众“跑断腿”上门反映,到干部“多跑腿”主动问需,大由乡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如今在田间地头,常能看到乡村干部挽起裤脚、挥汗如雨,协调机械抢修灌溉水渠的身影;村头巷尾,驻村干部搬着小板凳与群众围坐,一边耐心宣传社保缴费、低保申请等惠民政策,一边仔细记录群众的急难愁盼;村务公开群里,干部化身“24小时在线客服”,对村民咨询的宅基地审批、就业帮扶等问题,第一时间回应解答。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场景,不仅成为干群关系的“黏合剂”,也折射出干部作风实打实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