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六安金寨艺术支教团队18名学子,前往金寨光爱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团队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当地实际,设计多模块艺术教学,为当地小学生们开启多彩假期艺术之旅。
爱心募捐,情暖金寨
支教活动早在三月份就已全面启动。团队成员深入调研学校实际需求,与校长反复沟通情况,精准掌握学校孩子在数量、年级分布等方面的特殊性后,精心设计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光爱学校的孩子们普遍缺乏衣物,为此迅速组织策划了“旧衣募捐”活动。支教团成员们积极奔走,在芜湖市区镜湖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等多所学校,以及社区物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广泛宣传并扎实推进募捐工作,最终成功筹集到各类衣物共计50公斤。这些承载着温暖与关爱的衣物,跨越数百里的距离,被顺利送至光爱学校孩子们的手上,为他们送去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关怀与心意。此外,团队内部还通过捐款为孩子们赠送了一台蒸饭箱。
艺术课堂,多彩假期
支教团队多样化艺术课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体验民族艺术魅力,为假期生活增添绚丽色彩。
合唱课上,彝族歌曲《不要怕》悠扬旋律在课堂回响。孩子们的清澈嗓音,在老师悉心指导下,与歌曲坚韧内核交融,民族音乐的魅力静静绽放;葫芦丝课上,孩子们手捧新乐器,跟随老师反复练习,稚嫩执着的乐音充盈教室;琵琶课上,老师一对一辅导,从指法到姿势细致纠正;尤克里里课上,孩子们对 “新朋友” 满是好奇,老师从基础教起,轻快音符跳跃飞舞。舞蹈课上,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旋转摆胯,灵动热情。书画课上,书法课墨香袅袅,孩子们提笔临摹,小画家们自由创作,奇妙世界跃然纸上。
红色宣讲,“声”入人心
在艺术课程学习之外,支教团队别出心裁,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别具一格的“小椅子课堂”,采用理论宣讲与创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爱国主题音乐鉴赏为主线,先后教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我和我的祖国》以及《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经典歌曲。在学唱与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领略到祖国的伟大,体会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党爱国之情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团队期望借此艺术宣讲形式,将红色种子深埋于孩子们心间。
同时,课堂还通过互动交流、答题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强化留守儿童的防诈骗、防溺水、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意识。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答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十年支教,为爱传承
在支教的数日里,团队的“小老师们”与光爱学校的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们用清澈的眼睛,摇醒了我心里的树;用小小的手掌,推来了我头顶的云。”支教团队朱佳帆在支教札记中写道。
金寨作为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定点帮扶乡村学校,数十年来,音乐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国家美育号召,推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真正落地生根。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依托校地共建平台,整合资源,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基础教育振兴担负音乐教育者的使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