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正所谓“仲夏农忙正当时,沃野绿意蕴生机”,在山东潍坊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桥沟村“弥河源·金色河谷”烟区产业综合体,一眼望去郁郁葱葱的烟田与一行行丹参、大豆相互交织,无人机植保飞防,远处的山间挂满还未经历秋霜洗礼的青涩果实,通过“烤烟+N”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
发展产业综合体运营新模式
“俺们村现在产业结构很丰富,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叶生产组织模式,集中流转了土地,规划了多种产业的种植区域,我自己注册成立了农业公司,种烟叶、丹参,利用闲置烤房进行丹参烘干,由政府协调医药公司销售,而且还经营着超市和餐饮,目前收入很可观。”说话的正是桥沟村致富农业公司经营者马晓燕。
桥沟村有着良好基础环境,为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发展传统支柱产业,早在2020年开始试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叶生产组织模式,成立富桥果蔬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引进的种植主体开展以烟为主的多元种植,到今年集中流转土地1500余亩,引起15户新型种植主体,规划种植烤烟、丹参、桔梗、大枣、蜜桃、板栗等多种产业,积极引进海王医药公司等龙头企业,拓宽中药材加工销售渠道,建立“村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模式,各方通过土地、设施、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
“桥沟村以前是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自从烟草部门协调我们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叶生产组织模式以来,我们村里种植了烟叶和牧草,而且还建设了奶牛场,发展循环农业,村集体有了收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百姓幸福感。”桥沟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军高兴说道。
为推进产业综合体提档升级,山东潍坊临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党建搭台,加强与县委政府、镇(街)党委和村社联动,打造烟、粮、药、牧种植区,推行“双合同、双订单”生产,稳步推进烟粮经一体化发展。其中种植烤烟750亩,种植粮食面积570亩,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和烤烟生产“1+1>2”的效果;引入永粒牧业,开展烟后牧草订单生产500亩,破解了烤烟单季种植造成的土地资源闲置问题,同时利用智慧烟叶平台,发挥环境检测站、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等设施设备作用,促进水、肥、药、机等生产要素的精准投入与科学管控,为农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
图为产业综合体内烟粮融合种植区
构建“一站式”服务烟农新格局
“我们两口子以前只能种十几亩烟,现在有了服务中心后,我们种烟扩到了85亩,虽然种烟比以前多了,但干活人手不够可以直接联系他们的托管专业队,机械也可以用手机提前进行预约,感觉比以前轻松了,效益也越来越好了。”说话的正是蔡峪村烟农刘新丽。
为更好服务烟区生产,临朐县局(分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合在产业综合体核心区打造总面积1265平方的“为农服务中心”,与社区合署办公,引进社会化专业农服机构,组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烟和行业内技术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邀请植保、林果、烟叶等方面的专家进驻服务中心,围绕大农业上管理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依托产业综合体为农服务中心,打造耕、种、管、收、储、加、销“全产业链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为烤烟生产和大农业提供土地流转、农资直供、用工托管、农机服务、资金信贷、农民培训、农产品加工和农技指导全要素服务。同时为有效减轻种烟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成本,综合体内配套山区起垄机、移栽机、覆膜培土等适用机械,切实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
“以前大田移栽环节,一人一天能栽一亩地,现在我的烟田里也用上了移栽机,一个农机手一天就可以栽10亩,而且机械打孔一致,移栽质量很高。现在中耕培土环节,使用机械作业效率也大幅提升。”桥沟村烟农范世臻边操作机械边说道。
“一站式”服务已经由烟叶产业向大农业延伸,产业综合体内组建的275人的产业用工队伍在烟叶生产淡季为林果、中药草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服务,针对多元产业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粮食作物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产业综合体的职业化务工人员人均可实现年收入3万元以上。
“以前指望孩子给钱花,现在村里发展了产业综合体需要工人,春天移栽、夏天施肥、秋天收果、冬闲时候还可以去致富农业公司开设的社会主义大食堂做清洁,基本一年收入很稳定。”说起现在的日子,桥沟村57岁的村民孙希花高兴得合不拢嘴。
图为协调社会托管组织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新面貌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走进产业综合体内的瑞庄社区,美丽的庭院,一排排整齐的路灯,精美的主题墙绘,临朐县委诞生地旧址烘托的红色氛围,社会主义大食堂惠民综合体带来的便捷,无不凸显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烟草公司派驻第一书记来到我们瑞庄村,帮助我们发展产业,积极协调政策帮扶资金,给我们建设了文化广场,生产、生活污水及废弃物处理系统改造,完善了惠民综合体,由村集体统一运营澡堂、理发店等服务场所,所得利润转补到为‘一老一小’提供就餐、理发、洗浴等服务上,真正让我们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说话的正是瑞庄村党支部书记冯世红。
为切实提升产业综合体内乡村建设水平,临朐县局(分公司)积极争取行业上级帮扶资金150余万元,不断完善瑞庄社区各村道路建设,实施村级路灯亮化工程,提升沿线绿化美化水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
“这几年,烟草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村里的人情攀比、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越来越少,友爱、和睦、互助的新风尚越来越浓了。”瑞庄村村民陈德华说道。
如今的瑞庄村,不仅有“颜值”,也更有“气质”。通过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施庭院美化、居室靓化、文明家风培育行动,从倡导和谐家庭邻里关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与家风、乡风、民风建设深度融合,让“美丽庭院”有里有面,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百姓幸福感。
图为美丽乡村建设美景
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在“弥河源·金色河谷”烟区产业综合体内,桥沟村的烟叶整齐一致,远处的麦田里麦穗随风摇曳,一河之隔的瑞庄红色乡村......在临朐县局(分公司)不懈努力下,以产业带动开设一条村民致富路不断向前铺展。(王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