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场恳谈会”:一把打开乡村治理密码的“金钥匙”

“屋场恳谈会”:一把打开乡村治理密码的“金钥匙”

来源:周口网 2025-07-02 17: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前开会像上课,现在围坐唠嗑敢说真话,随口一提装路灯的事,没想到竟然真的就办好了。”官埠塘村村民周大爷拍着大腿直乐呵。衡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在官埠塘村创新推行的“屋场恳谈会”治理机制,把议事桌搬到村民庭院、田间地头,让昔日沉寂的村落焕发出“有事好商量”的治理活力,让这个村落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路灯照亮村道,土路变身水泥路,旱厕“换新颜”,烟叶种满田……村民都说:“现在跟村干部说话,敢拍着桌子提意见了。”

一碟瓜子一杯茶,庭院围坐说家常

(“屋场恳谈会”现场村民轻松自在议事)

“开会都在村部,路远不说,一坐俩小时尽听空话,谁愿意去参与啊?”村民周宏寿的吐槽成了改革的起点。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由村支两委牵头,创新“村委收集、工作队筛题、村民票选”三级机制,每月由村委成员分片走访收集诉求;再由工作队梳理形成“急难愁盼”清单;将清单贴到各组公示栏由村民投票确定议事主题。这种“接地气”的议事场景迅速获得村民认可——2023年烟叶种植土地流转屋场恳谈会上,工作队用“租金+务工”收益对比打消村民顾虑,促成70余亩土地连片流转,带动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024年“厕所革命”屋场恳谈会现场,村民关于“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加装扶手”的建议当即被纳入整改清单,一周内便落地见效,让全村28户特殊家庭加装了扶手。如今,屋场恳谈会平均到会人数较传统会议增加40%,“端着饭碗就能议事”的轻松氛围,让群众从“不愿说”变为“主动谈”。村民都说:“坐自家门口议事就像在拉家常,一点不紧张!”

三张清单钉责任,鸡毛蒜皮有人管

(“屋场恳谈会”后到周财德家勘查房屋漏水情况)

翻开官埠塘村的民生台账,102件民生难题全部按清单办结,每个问题都标注着“群众建议、解决措施、办结时限”的全流程痕迹。2024年9月,监测户周财德家房屋漏雨问题在屋场恳谈会提出后,村支书牵头组建党员突击队,10天内便完成屋顶翻修与墙体加固;野鹅组村民反映路口缺反光镜,工作队当场记录,一周内全村弯道路口安全设施全部到位。这种“问题不过夜、整改见实效”的闭环管理模式,将“议事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从灌溉水塘修缮到路灯间距规划,每个民生诉求都通过“三张清单”闭环机制落地,村民刘清平说:“现在开会议事说了不白说,鸡毛蒜皮的事提了就有人管。”

积分赋能树新风,村规民约大家定

参与议事积5分,建言献策积10分,50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积分赋能变化肉眼可见:全村办酒席平均花费从降了2万元;垃圾集中清运率从50%涨到90%,连最不爱收拾的周华来都带头参与沟渠清理攒积分,邻居见状主动整治门前环境。村妇女主任谢丹指着村部公示栏贴着的积分红榜感慨:“积分换的不只是物资,更是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

一把钥匙开千锁,振兴路上步子齐

从土地流转的“愁眉不展”到产业增收的“笑逐颜开”,从“摸黑走泥路”到“路灯照民心”。“屋场恳谈会”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治理的“密码锁”,以“小平台”撬动“大治理”,让基层议事既有“烟火气”又具“实效性”。正如村支书周念所言:“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高不高,关键在于搭建的平台好不好。”如今,这把“金钥匙”正打开更多民心之门,推动乡村振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走深走实。(阳剑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