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一块灵璧石奏响新时代文旅经济振兴新乐章!点亮群众致富路

皖北一块灵璧石奏响新时代文旅经济振兴新乐章!点亮群众致富路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6-23 14: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的文旅经济表现尤为亮眼,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灵璧石资源发展迅猛!这离不开富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和对自主创新的坚持:“90后”皖北青年王恒奎,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本文插图仅作为效果配图使用 / 素材来源:互联网)

中国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需求,更是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流量密钥”,还是探索实现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打造经济实力的“转化引擎”。

走进皖北小城灵璧,千奇百怪的灵璧石、让人精神得以释放、遐想千年。这里的灵璧石因“磬石坊”品牌的塑造而一跃成为网红,掀起了一场乡村经济振兴的热潮。昔日被视为废料的石头,如今已变身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灵璧县充分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依靠“网红经济”激发了地方发展活力。“一块小石头”的变化代表了无数农民的生活样貌的转变,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更是对文化和生态价值的深刻认知。灵璧石的魅力,让全国的目光聚焦于这片曾经默默无闻的土地,文化旅游产业因此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通过成功催生文化经济领域“价值效应”的“灵璧经验”用实践告诉我们,网红经济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和局限在一些电商平台炒作网红及直播带货这单一层面,更多的要体现在产业层面、领域文化、传播内容价值链上,进而坚持以文化自信和包容开放的态度,突破地域性、局域性限制,创新行业、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模式,让市场主体、政府、集体、群众都能够平衡受益。

近年,媒体广泛报道及宣传关于灵璧石文化产业“成功蝶变”的创新经验,王恒奎将灵璧石从原本的单一审美角度赏石标准升级到多维观赏、再到全产业链开发,网红灵璧石激活了大产业,真真正正是“一位青年”用“一块石头”带火了一座城!全县从事灵璧奇石清洗磨刷、配座,灵璧石材工艺浅加工、深加工,物流运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人员总数达数万人这个体量,灵璧石及磬石工艺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新时代青年王恒奎通过品牌效应的催生下,带动了该地文创街区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灵璧磬石乐器及磬石雕刻工艺品在王恒奎的多年自主大力宣传下、让“产业升级”成为了非遗匠人、工艺雕刻师的再就业、施展技艺才能的传承大舞台。在现场可以看到工艺师傅雕刻磬石,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具有收藏价值的摆件;在网红经济的推动下,商家们纷纷在电商直播间里,激情澎湃的介绍磬石茶具、磬石文创饰品、灵璧石雕刻的工艺品及小石头,在榜样青年王恒奎的引领下、大家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石头货品热销全国。

网红灵璧石的故事,是一个极佳的乡村振兴范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地方的资源,无论多么微不足道,只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恰当的营销策略,就能转化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王恒奎的故事,展现了青年力量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活力与潜力。他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更为家乡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为当地文化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

不得不提的是,灵璧石的火爆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的复兴。它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观赏石,灵璧石的流行,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而且提高了文化自信,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依旧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王恒奎的成功,证明了在适合的方向上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带来改变。灵璧石的例子,不仅是一块石头的华丽转身,更是对“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态与文化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灵璧嶂渠网红经济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通过特色资源开辟新路径的成功案例。

总的来说,灵璧石的故事启示我们,乡村振兴不只是简单的经济投入,更需要文化和创意的注入。通过发掘和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可以为乡村振兴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传统与现代交融,共同绘制中国乡村的美好未来。

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借助网红经济的崛起,灵璧满怀信心,地方正着力基于新时代青年榜样王恒奎的帮助下,打造“魅力石都、传奇灵璧”的特色县域文化旅游示范区。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