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小枇杷变身“致富果”

福建永泰:小枇杷变身“致富果”

来源:周口网 2025-06-12 10: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福建省永泰县塘前乡的“顶流”枇杷迎来了丰收季。塘前乡是永泰县枇杷的核心产区,枇杷 产业也是 当地农业的“黄金产业”。然而,受限于交通条件和传统销售模式,枇杷常面临“丰产不增收”的困境。

为让 “深闺鲜果” 更好 走出大山 ,福建省福州市 永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立足行业优势,以“助农增收”为切入点,创新“产业升级+终端赋能+数字营销”模式,打通枇杷产销链条,让“小枇杷”变身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枇杷穿上“保险衣”,果农吃下“定心丸”

枇杷生长初期,果农最怕的便是每年寒冬的霜冻极端灾害天气,遭遇 灾害会 造成大面积损失,枇杷产量与优质果率 也会 大幅下降。

永泰县局(分公司)急果农之所急,采取“气象+保险”服务模式,积极对接保险公司,介绍保险政策, 并 协助零售户和果农购买枇杷种植保险,以气象监测数据为理赔依据,实现“看天定损”。当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减产时,投保的果农能迅速获得“触发即赔”补助,有效降低了种植风险。

延伸产业链条,“金果果”催生新经济

“枇杷保鲜期短,运输损耗大,过去只能贱卖鲜果甚至烂在地里,现在有了枇杷膏 等 新产品,收入翻了几倍!”在塘前乡枇杷加工车间,果农老张一边封装枇杷蜜饯一边感慨。

图为永泰县农户们正在对枇杷进行包装现场。陈龙供图。

为推动枇杷产业提质增效,永泰县局(分公司)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联合农业专家,引导农户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 。 并协助引入深加工企业,通过开发枇杷膏、果脯等延伸产品,打破鲜果局限,实现“一季枇杷,一年产业”的完善链条。

与此同时,依托“永泰枇杷”这个金字招牌,农文旅融合的崭新经济 应运而生 。“游客来了不仅能摘果,农家乐生意也跟着火起来!”不少农家乐餐馆也跟着排起了长队。通过“鲜果销售+乡村旅游”融合,枇杷亩均收益提升20%,带动100余户果农增收。

搭上销售“快车”,农产品“出村进城”  

永泰县局(分公司)利用终端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全县10余家土特产设立枇杷销售专区,教授零售户鲜果保鲜技巧、产品卖点推介等方法,推动传统摊位升级为“体验式消费”场景。据统计,终端焕新后,枇杷日均销量增长2倍,礼盒装产品占销售额的60%。

图为客户经理帮助零售户在永泰枇杷专柜前进行枇杷销售。游财怀供图。

同时,结合“互联网+”销售模式,组织开展带货直播培训,邀请本地网红达人走进果园、直播间,将一颗颗黄金果通过“云端”走向全国。果农老李通过直播带货,单日销量最高突破了500斤,拓宽了销售渠道的同时,也让永泰枇杷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考虑到枇杷易腐坏、不耐长途运输的特性,永泰县局(分公司)还主动牵线搭桥,与顺丰快递达成合作,借助其专业冷链物流体系,为果农提供包装、运输、配送一体化服务。

如今,塘前乡的枇杷产业在烟草助农的 多举措 下焕发新生机。永泰县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产销对接,探索“品牌化+数字化”发展路 径,让永泰枇杷的“金色招牌”照亮更多农民的致富路。(陈龙、檀遵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