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影评人张雍:书写电影与时代最鲜活的共振

00后影评人张雍:书写电影与时代最鲜活的共振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6-06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初夏,张雍的《来路星光灿烂:回望20世纪8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影片》(以下简称《来路星光灿烂》)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这本以八一电影制片厂在20世纪80年代出品影片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官网推介,并被学术界视为是“首次系统性填补学术空白”的珍贵档案。令人意外的是,它的作者是一位出生于2000年的青年——在大众眼中本该追逐流量热点的“Z世代”,却选择潜入历史的深海,打捞蒙尘的星光。

《来路星光灿烂》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7年,来自河北乐亭的十七岁少年张雍站上北大培文杯领奖台,手握全国一等奖的证书。同年,他的诗集《过场》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那时的他,以为文学将是终身志业。选择艺考为他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折,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期间,他开始广泛接触戏剧与影视,并且乘着“网络影评”时代的东风,写出了许多备受关注的电影评论文章。2023年,《少年的镜子》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首部00后出版的影评集。

《少年的镜子》中国电影出版社

当所有人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时,张雍却调转方向——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八一厂出品的老电影。《花枝俏》《铁甲008》《蛇谷奇兵》……这些连专业学者都鲜少提及的影片,被他从史料库中逐一打捞。在《来路星光灿烂》中,他以考古学家般的严谨,分析镜头语言,梳理时代脉络,更揭示这些电影如何承载“父辈的精神图腾”。尽管有人质疑研究这些“过时”的军事片有什么意义,但当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来路星光灿烂》去关注到书中提到的那些电影的时候,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从《少年的镜子》到《来路星光灿烂》,张雍的影评始终存在双重镜像:一面映照青年文化,一面反射历史纵深,历史与当下在文字间彼此照亮。

当下影评生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撕裂:一边是“五分钟解说”席卷短视频,一边是学术论文深锁高阁。张雍试图开辟第三条路——让思想深度与可读性共存。他的文章既有学者式的考据,也不失锋芒毕露的批评。这种“严肃但不晦涩”的特质,让他的读者群横跨学院派与大众影迷。

当我们将00后影评人张雍置于戴锦华、木卫二、大旗虎皮构成的影评坐标系中观察,会发现他的存在并非简单的“代际标签”,而是一面折射中国电影评论界生态剧变的棱镜——既承接了前辈们对电影本体的深刻追问,又以Z世代特有的感知力,在数字时代的裂缝中凿出了新的批评维度。作为年轻的声音,张雍在中国电影评论界的边缘,用属于00后的笔锋,画出了下一道可能的裂缝——那里,藏着电影与时代最鲜活的共振。(郭晓之)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