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AI+精细化管理”系列活动•施工精细化管理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行。建筑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共1000余人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穿越周期 数赢未来——AI+数字工地助力精细化管理为项目省钱、让安全省心”,聚焦行业内AI+施工精细化管理落地实践,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来探寻AI+数字工地的实现路径。
出席大会的领导有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秀兰,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义,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副秘书长张键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专家、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竞赛评委苑玉平,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先军以及各地建协领导和企业代表等。大会由广联达施工企业客户群客户成功部总经理王金龙主持。
大会先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秀兰进行致辞,她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建筑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第一,以“数字驱动”夯实精细化根基。第二,以“标准引领”提升精细化水平。第三,以“人才赋能”筑牢精细化支撑。第四,以“协同创新”拓展精细化边界。为AI时代精细化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坚定了行业深耕精细化管理的信心。
北京建工集团数据资产管理部经理赵巍分享了《数字变革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启多项目精细化管理新篇章》,他详细介绍了北京建工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情况、重点任务和重要成果,“十四五”时期,北京建工制定了“融通智信”的战略规划,主要做的是数据治理、管理信息化、智能建造三方面内容,为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参考。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先军以《AI+数字工地重构项目精细化管理新范式》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详细介绍了AI+数字工地的价值主张,为项目省钱,让安全省心。围绕生产要素数字化、现场作业数字化、过程管理数字化进行了阐释,他强调价值导向是数字化转型的根本解,高价值场景是数字化落地的关键,通过AI+数字应用,实现项企一体化的数据贯通,构建精细化管理新范式。AI+数字工地的实施路径分为4步,一是统一思想,二是统一标准,三是梳理场景,四是分级实施。
随后,大会举行了“2025数字工地落地应用标杆案例”的揭牌仪式。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秀兰和广联达副总裁王先军一同为标杆项目揭牌。致敬每一位用代码与汗水浇筑时代的建设者,愿这份荣誉成为新征程的火种,照亮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2025数字工地落地应用标杆案例”的揭牌仪式
在案例分享环节,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曹培军进行了《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劳务数字化管理经验分享》。他重点讲到中国电建市政集团与广联达合作部署劳务管理系统,实现项目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记录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项目时间清的“五清”目标,积累了海量数据资产、形成了管理新共识、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为建设“好房子”夯实了基础。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部副部长侯茂福作了《高效管理 降本增效 创造价值——中铁五局物资精细化管控经验分享》。他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系统介绍了中铁五局物资精细化管控的经验。通过对项目物资全供应链过程、全项目周期的有效管控,实现项目物资“保证质量、保证供应,价格可控、消耗可控、风险可控”的“两保三控”管理目标,为项目降本增效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国网项目安全总监丁坤带来了《塔吊精细化管理经验分享》。他重点分享了智能塔机的应用经验,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破塔机传统作业模式,保障塔机安全运行,实现塔吊高效率作业。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本控制部经理华涛为大家带来了《重庆交建高速公路项目现场精细化成本管控经验分享》,重庆交建奉建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对进度、物资、计量、劳务等多维度进行数字化管控,取得了丰硕成果。
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俊带来了《困境突围-项目精细化管理实践——北京城建数字工地精细化管理经验分享》,他详细介绍了梅花庄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践,他讲到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战略,精细化管理也有很多可以细化的场景,以数字工地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能有效驱动项目精细化管理 ,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通过系统性的数字工地应用,打造现场可见、风险可控、数据可信、成果可用、信息可通的精细化管理场景。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专家、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竞赛评委苑玉平进行了《2025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竞赛解读》。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竞赛是一个开放、共享、竞技、交流的平台,通过实战比拼激发行业智慧,挖掘数字化技术与项目管理融合的无限可能。
AI已来,未来已来,站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之巅,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让我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共同执笔书写"AI+数字工地"的智慧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