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激流涌净”团队:解锁船舶压载水清洁处理"智"密码

江苏科技大学“激流涌净”团队:解锁船舶压载水清洁处理"智"密码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5-22 12: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据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因船舶压载水引发的生态破坏与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不仅令人震惊,更直观揭示了海洋生态系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外来物种入侵与污染冲击。在此背景下,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其设备的国产化攻关已成为亟待突破的核心难题,同时也为我国科研团队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激流涌净”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深度处理与实时监测系统。该技术集成了“低成本、高效率、智能化”三大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压载水处理的灭菌效率与运行稳定性,为压载水的绿色治理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作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该成果有望为构建可持续、可控的国际航运生态体系注入新动力。

要破解行业痛点,实现从“生态威胁”到“绿色航运”的关键跨越,并非易事。当前主流的压载水处理技术面临诸多瓶颈—紫外线处理易受水质影响、电解氯化法能耗高且副产物风险大,此外监测系统响应滞后,难以实现全过程管控。为此,江苏科技大学“激流涌净”团队历经数年系统攻关,围绕“催化-降解-监测”三大核心环节,成功构建了全流程、集成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关键技术方面,团队首创催化氧化膜电极,采用低压喷涂与UV光固化成膜技术,在阳极表面构建纳米级催化层,将活性氧物种的生成效率提升5.6倍,并通过引入碳化硅增强电极耐腐蚀性能;自发电集成氧化处理系统则可在无外部能源输入条件下实现对压载水中浮游微生物与致病菌的高效杀灭;配套智能化监测平台可实现水质参数的实时在线感知与毫秒级响应调控,打通监测-反馈-控制闭环链条。经实船测试验证,该系统对有害微生物的去除率高达99.8%,远超IMO标准,系统能耗仅为传统方案的1/3。

“激流涌净”团队依托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优势平台,联合长三角船舶工业研究院、企业导师等多方资源,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工程验证”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团队不仅攻克海水腐蚀条件下的设备耐久性难题,还通过模块化设计将设备体积缩小至传统产品的1/2,显著提升了船舶适配性和安装灵活度。从实验室概念到实船验证落地,“激流涌净”以高校原创驱动产业创新,为压载水深度处理提供了兼具环保、安全与经济性的“中国方案”。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全面履行推进,这项“小水体、大生态”的绿色技术正向着更广阔的全球海洋环保蓝海稳步进发。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