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多趟银发旅游列车的发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专列的开行,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反映出旅游市场在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方面的积极探索,适老化服务绘就银龄幸福画卷。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旅游市场逐渐成为一片广阔的“蓝海”。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2亿,其中68%有出游意愿 。以前,不少老年旅游常被“快节奏”“服务差”“安全隐患”等问题困扰,旅行团紧凑的行程安排让老年人疲于奔命,无法真正享受旅行的乐趣。现在,银发旅游专列的出现,聚焦旅客反映的痛点、难点、关注点,想方设法为老年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银发旅游专列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慢旅行”的理念上。这些专列通常采用“车随人走、夜行日游”的模式,日均行程不超过200公里,单日景点不超过2个。慢节奏让老年游客有充足的时间去品味每一处风景,沉浸于当地的文化氛围中,不像以往那样走马观花。例如,深圳东站开往云南祥云站的Y492次专列,为期13天的旅程,让游客能充分领略西南山水与文化的魅力,避免了频繁更换住宿的疲惫,满足了银发族深度游的需求。
为做好适老化服务,铁路在专列硬、软件两方面下足了夫。硬件设施上,从增设银发旅客专用安检通道与检票口,到配备防滑地板、无障碍厕所、夜光标识,再到在洗漱间设置防滑地垫和起身扶手,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需求。软件服务上,医疗团队每日健康巡检,配备急救药品,提供少油少糖的养生套餐,甚至还有文娱活动丰富旅途生活,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给予他们身心双重关怀。
银发旅游专列的开行,为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力量。它不仅拉动了旅游市场的消费,激活了旅游市场的淡季,提升了铁路运力效率,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餐饮、住宿、景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趟专列的启程,背后是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协同共振,实现了“铁路搭台、多方共赢”的局面。以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川渝方向银发专列为例,为川渝地区景区引流东北客群,带动当地民宿、餐饮、文创消费,推动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特色资源的跨省流通。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年群体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未停止,他们渴望在旅途中探索世界、丰富人生。银发旅游列车的发车,是对老年群体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积极回应。它让我们看到,旅游市场正在以更加包容和创新的姿态,为老年人搭建起通往“诗与远方”的桥梁,让他们在旅途中收获快乐与满足,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适老化服务带来的温暖与关怀 。(朱明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