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主办、山西恒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工业创新暨煤矸石高值利用项目发展大会”在山西省高平市举行,主题为“勇于作为破局发展”。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代表与会,共同探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进展趋势,分享技术创新和成果经验。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大会开幕。十二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杨崇汇,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志荣,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原社长朱东方,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企业发展规划院院长王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洛屹,山西恒通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赵向荣分别发言。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作主旨演讲。
会上,山西恒通投资发展集团与协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巡远聚能科技公司与山西星河碳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将在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研发、项目落地及产业链整合等领域展开合作。
数据显示,我国煤矸石年排放量高达8亿吨,综合利用率甚微。长期堆积环境和生态造成了较大压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至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固废循环体系,煤矸石规模化利用位列核心任务。
山西恒通投资发展集团是高平市属一级国有企业,下辖11家全资子公司,业务涵盖园区运营、科技研发、固废综合治理三大核心板块。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及前沿试验平台建立战略合作,长期聚焦煤矸石治理技术攻关,目前已累计储备专利技术20余项,建成集生产、实验、检测、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煤矸石制备干混砂浆中试生产线,打造全国首个“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研发—产业化应用”综合性示范基地,成功开辟绿色转型新赛道。
为加速产业化进程,恒通集团以“规模扩张”与“技术研发”双轮驱动,全力推进年产200万吨新型材料重点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固废资源化示范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与山西低碳环保集团等行业龙头深化合作,构建“原料供应—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全链条协同网络,形成“固废消纳—产品制造—生态修复”循环经济闭环。
山西恒通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赵向荣表示,目前恒通集团已建成集生产、实验、检测、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煤矸石制备干混砂浆中试生产线,打造“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研发—产业化应用”综合性示范基地,成功开辟绿色转型新赛道。示范基地投资8亿元,占地200亩,从生产线设计到工艺参数控制均采用自主专利技术,实现煤矸石处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三级跨越。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认证,成为行业内涵盖煤矸石全产业链专利技术的示范项目。项目每年将消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9万吨,释放闲置土地资源150亩,直接节省占地、回填、造地绿化费用2亿元。预计年产值约20亿元,利润约4亿元,带动就业120人。
工业创新暨煤矸石高值利用项目发展大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专业平台,推动煤矸石高值化利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了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对煤矸石高值化利用产业的关注。为全国煤炭产区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