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对话:提高健康管理效能与释放健康消费活力

前沿对话:提高健康管理效能与释放健康消费活力

来源:周口网 2025-05-19 14: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5月9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媒体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聚焦健康管理与消费升级的协同发展。活动汇聚行业协会、医疗专家及企业代表及媒体,如新(中国)作为大健康行业优秀企业代表深度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以下是各位演讲嘉宾的核心观点内容: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刘作章:政策、市场、消费升级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刘作章在研讨活动中表示,中国大健康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发展得益于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和消费升级等多方面因素的有力支撑。

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和良好发展环境。市场规模上,经济稳步增长推动大健康产业市场不断扩容,展现巨大发展潜力。消费升级方面,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对健康的认知从疾病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众多投身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企业中,如新(中国)作为外资企业代表,充分发挥全球科研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如新依托全球科研网络,将前沿健康管理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研发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融合中西营养学、利用抗衰老研究成果分析基因表达,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推出营养健康顾问认证课程,培养专业健康管理人才。

作为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及直销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轮值理事长单位,如新(中国)积极参与投促会各项活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致力于促进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组织活动、开展政策研究、加强行业调研,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新大中华资深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潮东:紧跟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健康管理与消费

如新大中华资深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潮东在活动中致辞表示,此次研讨主题 “提高健康管理效率,释放消费活力” 高度契合《“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响应国家卫健委 “体重管理年” 行动号召,推出 TRME 体型管理计划,通过 “营养 + 运动 + 生活方式” 三位一体干预模式,帮助消费者实现从短期减脂到长期健康管理的转变。2024 年推出 ageLOC WellSpa iO 智能健康设备,今年下半年即将上市第四代生物光子扫描仪 PRYSM iO,体现公司在健康科技领域的成果。

此外,如新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举办健康讲座、线上直播等传递科学健康管理理念,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重视专业服务团队培养,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

未来,如新将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各方开展合作研究,为中国健康管理和体重管理做贡献。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关注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发展,以科技支撑健康消费需求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在交流活动中分享了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在推进健康消费过程中的情况。

厉梁秋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60 - 69 周岁老年群体规模庞大,为营养健康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医疗健康消费重要一环,膳食补充剂的国际市场需求正逐年攀升。在国内,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了解日益深入,超过7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经历,购买渠道也从传统的药店、商超,逐步拓展到电商平台、私域个人媒体等新兴领域。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等政策的推进,促使疾病治疗模式向预防转移,去年发布的 “体重管理年” 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特殊食品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保健食品积极求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代表全行业提交的首个新功能 “骨关节健康” 已成功获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产品,也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谈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厉梁秋分析道,当前呈现出三大新趋势:第一,精准营养需求凸显,消费者希望获得更精准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代谢健康需求升级,市场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产品,而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亟需政策红利释放、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积极承担主体责任;第三,体重管理需求愈发多维丰富,涵盖减重、体质管理、体态优化等多个维度。

针对营养健康食品行业未来发展,厉梁秋强调,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以数据为依据推动产业升级。行业要积极融入快消品形态,借助新技术实现创新发展,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消费者认知。她还特别提到, 如新作为协会副会长单位,一直以来积极创新,在结合全球信息科研汇聚的过程中,尽管面临挑战,但始终保持初心,不断前行。如新在产品研发、法规遵循等方面的努力,为行业树立了良好榜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个人卫生;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实施健康管理,贯穿生命全周期,包括检测、评估、干预等要素;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因素和国家治理措施保障健康。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健康管理需构建全生命周期体系,从被动向主动健康转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在研讨活动中表示,当前健康领域面临疾病谱改变、人口老龄化、国民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市场化冲击、饮食与运动问题、环境问题及大众健康需求变化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从健康中国战略出发,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将消费规范到不同人群需求中。

李明强调,健康管理与临床有重大区别,健康管理强调大众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需自主参与健康管理。

2016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行动纲领,健康管理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服务内容、研究导向等都发生变化,被动健康与主动健康需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健康管理带来更多可能。

健康管理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大健康产业规模庞大,健康管理涉及领域宽广,如康养基地、健康旅游、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等。为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整合资源,应构建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健康管理体系。

大中华实验室总监齐莹:探索大健康时代健康管理之路,以科技和品质守护健康

大中华实验室总监齐莹在题为《“大健康时代” 健康管理的探索之路》的演讲中深入探讨了中国老龄化社会下的健康挑战及如新公司的创新实践。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但慢性病人数庞大,60 岁及以上慢性病发病率高,医疗资源消耗大,健康管理需求从疾病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如新即将推出的生物光子扫描仪4.0,运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生物光学技术,以数十年累积大数据加持,融合AI技术的精研算法,使得其有机会成为走入家庭,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的“身体防御指数”的掌上仪器。如新倡导 “精准营养” 理念,根据不同个体的代谢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进行健康管理。

北京人民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关注职场人士体重管理,多手段科学应对肥胖

北京人民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在活动中探讨了职场人士体重管理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窦攀:科学管理体重,避免极端,注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窦攀在活动中分享了关于健康管理中体重管理的科学方法。

窦攀强调,体重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影响社会经济负担的民生问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体重管理的一大目标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实现从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积水潭医院原营养科主任赵霞:营养助力健康,关注骨质疏松,全生命周期管理骨骼健康

积水潭医院原营养科主任赵霞在活动中分享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重点关注骨质疏松问题。

赵霞指出,骨质疏松的营养干预需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纠正不良习惯等。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运动、负重运动,避免游泳等对骨骼应力不合适的运动。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将健康窗口前移,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保障骨骼健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