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14日,《哪吒2》总票房达158.45亿元(含中国及海外票房),五一假期单日票房逆势上涨,密钥第三次延期至5月31日,持续扩大票房优势。
据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艺术与科技学院(以下简称“艺科学院”)十余名校友和师生深度参与影片核心制作,从角色绑定到特效设计,从动画表演到工业化流程,校友和师生运用所学技术,将影片中的经典场景转化为视觉奇观,为“哪吒宇宙”注入“科成基因”。
作为国内动画领域的产教融合典范,艺科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创新,为行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展现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教学成果。
产教融合
构建人才培养创新生态
在《哪吒2》的幕后制作中,凝聚着艺术与科技学院的专业力量。艺科学院动画专业教师孟希志和18名校友参与该项目制作,在角色绑定、特效等环节大显身手。2012级校友王郅、2015级校友王强、2017级校友孙韵菡参与了可可豆、千鸟动画的角色绑定工作,2018级校友张叶承担角色特效制作任务等。
艺科学院教师和校友展示出的动画制作实力,得益于艺科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通过全流程项目实训帮助学生构建职业能力。
艺科学院院长刘萍介绍,办学以来,学院先后与中手游企业合作建设有中手游实验室和美术创作基地,与维塔士公司建设有实习实训基地,与力方集团、夏尔数码科技、网易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在与中手游的合作项目中,学生参与网易、中手游等企业的角色皮肤开发项目,艺术生完成风格化设计。
“参与《哪吒2》项目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孟希志老师说,“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作品集制作获得实习机会,在校企合作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参与实践项目后,对动画创作的理解从理论层面跃升至实战层面。学生毕业后参与《哪吒2》动画制作,也印证了学院培养路径的有效性。”
2011级动画专业校友李想介绍,“我参与了哪吒2的layout和动画制作,对我工作有帮助的是学校的动画课程。在学校的动画课程学习中,基本覆盖了三维动画制作的全流程。关键的成长节点是大二完成的动画作品集,并由此有机会参与公司实习,进入动画行业,顺利就业为动画师。”
校友李想认为,他在动画课程学习中完成了动画作品的制作,并顺利得到实习机会,而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团队配合完成了动画全流程作品《穿西装的鼠》,提升了自己项目流程能力和创作能力。“学校对我能力的培养,老师教导我的行业经验和行业知识,始终陪伴着我的行业生涯,一直很受用。” 李想感激地说。
《哪吒2》的成功,不仅提升了艺科学院在动画领域的行业影响力,更推动了与头部企业的进一步深度合作。刘萍院长说,“目前,学院正在推进与可可豆动画、中手游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共建产学研中心,引入企业级UE5引擎教学管线,聚焦实时渲染与虚拟制片技术研发。同时,通过合作将行业项目流程拆解为‘动画工业化实践’课程,由企业项目主美担任客座教授,指导学生开发标准化资产包。”
据介绍,作为省内同类院校中较早开设动画等专业的高校,艺科学院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动漫人才培养基地。自建院以来,艺科学院已为行业输送了逾万名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应用型数字技术人才。这些毕业生广泛就职于维塔士、腾讯、网易、阿里巴巴、西山居、完美世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深化改革
打造数字艺术教育新高地
近年来,艺科学院立足学校在动画方面的优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胆突破传统艺术教育边界,大力促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努力培养满足数字时代需要,兼具艺术与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该院创新开设的“医学美术与设计”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医学美术人才的需求,也是艺科学院率先开设、全国少有的医学与艺术深度交叉融合专业。
据介绍,医学美术与设计专业方向属于艺术设计、美术、医学的深度交叉领域,重点培养既掌握艺术设计技法,又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医学美术人才,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不仅引入国际先进理念,也深度对接地方优质医疗资源。教学上,借鉴了国际医学名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美专业人才培养框架,将“人体解剖学”“医学插图”等课程系统引入本土教学中,同时,结合行业前沿开设《虚拟环境》、《AR环境应用》、《艺术疗愈》、《医疗康养产品设计》等特色课程,以满足数字医美、医疗康养等新兴行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此外,注重医教协同育人,通过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学插图、术中导视系统、病患宣教设计等真实项目实训,既强化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又夯实医学基础。
近年来,艺科学院医学美术人才培养成绩突出,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绘本,先后荣获四川省优秀科普绘本二等奖、中国解剖学会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各类获奖不仅标志着医学界对艺术跨界的认可,也彰显了艺术服务社会的价值。
艺科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荆竹说,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艺术与科技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还大力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相长”的实践育人机制。该机制将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展、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深度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课堂—工坊—竞赛”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师生们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据介绍,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效果,近年来,艺科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还大力推进“3+1”定向培养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学生前3年学习核心课程,第4年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在通过企业项目实战锻炼和考核后,直接匹配到精准的岗位。
从《哪吒2》的动画工业实践到医学美术的跨界突破,从校企协同生态构建到专业交叉融合创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艺术与科技学院在“技术筑基、艺术赋能”理念引领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校企生态建设,全力推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数字艺术教育新高地,努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培养高素质数字艺术人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