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隔离变换型辅助变流系统细分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

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隔离变换型辅助变流系统细分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5-08 15: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浪潮。作为列车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隔离变换型轨道交通车载辅助变流系统 细分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达2.87亿元,2024年激增至8.38亿元,同比增长191.99%,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5亿元人民币。市场扩容还受益于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城轨线路38条,总里程突破1200公里,带动辅助变流系统单列车配套价值提升至18-25万元。随着碳化硅器件规模化应用及数字孪生技术渗透,预计2025年后细分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2027年细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亿元。

国产替代加速,技术突破成关键

长期以来,高端辅助变流系统市场被少数外资企业垄断。然而,随着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以长沙广义变流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隔离辅助变流系统成功通过国际产品认证,产品效率提升至98%,重量较上一代减少15%,同时还聚焦城市轨道交通的轻量化需求,推出模块化设计的辅助变流系统,单个模块重量仅35公斤,安装维护效率提升40%。系统已在国内多条高铁线路中批量应用。该公司技术总监透露:“我们的产品在抗振动、耐高温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市场需求分化,细分赛道潜力凸显

从应用场景看,高速列车与城市轨交两大领域的需求差异日益显著。在高铁领域,运营商对辅助变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近乎苛刻。京沪高铁某项目负责人表示:“列车时速350公里时,系统需在剧烈震动环境下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这对硬件和软件都是极大考验。”而城市轨交领域则更关注节能与空间适配性。深圳地铁近期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辅助变流系统单位功率重量比低于0.8kg/kW”,这一指标直接推动了轻量化技术的快速迭代。

值得注意的是,老旧线路改造市场正成为新的增长点。据统计,我国现有城市轨交车辆中,约30%的辅助变流系统已服役超过10年,能耗高、故障率大等问题突出。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已启动批量更换计划,预计将释放超5亿元市场需求。  

未来展望:国际化与智能化并进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将迎来黄金期,辅助变流系统作为核心部件,有望成为出海先锋。与此同时,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趋势。通过集成AI算法和物联网技术,新一代辅助变流系统可实现故障预判、能效优化等功能,系统综合能耗将降低12%,运维成本减少20%。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