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以“齿”为笔,绘制“中国牙谷”金名片

四川资阳:以“齿”为笔,绘制“中国牙谷”金名片

来源:中国改革报 2025-04-30 11: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 蒋良明 唐元龙

2025年4月24日,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开幕,位于四川省资阳市的中国牙谷,再次汇聚全球目光。来自业界的行业专家和口腔头部企业等齐聚一堂,解析行业技术突破与战略方向,共商发展大计。

中国牙谷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秉持“健康中国”战略指引,锚定“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目标,以齿为笔,绘制健康中国走向世界“金”名片,在这片占地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已有143家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入驻中国牙谷。2024年实现产值近40亿元,335个“资阳造”产品远销6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口内扫描仪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

资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4年,“中国牙谷”将以口腔装备材料为核心拓展“口腔+”赛道,深化功能布局建设国际医疗城,实现入驻企业数量、产业产值、注册证数量翻番,倾力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围绕规划下笔做大牙谷产业

2016年8月,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布局打造“中国牙谷”,并将其列为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项目。资阳市“无中生有”,将“中国牙谷”建设当作全市“一号产业工程”来抓。在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上下狠功夫,委托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公司编制《资阳“中国牙谷”发展规划》,围绕“产学研销医养”构建口腔全产业链生态目标;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资阳中国牙谷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打造“一体四区”功能板块布局,全力建设“一园一校一馆一镇”,努力营造产城相融、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格局。

经过8年蓄势发展,中国牙谷从“一颗牙”的梦想到“一条链”的延伸,已形成“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实现规划和建设面积最大、产业链完整度最高、隐形矫治器产量最多,是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之一,被列入四川4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聚势成峰,143户口腔企业中爱齐、盈纬达、NSK、时代天使等全球行业100强达到15户;产品涵盖口腔设备口腔材料共9大类160余种,口腔类医疗器械出口额居全省第一,年产隐形矫治器达到7200万片,口内扫描仪年产2万余台。

以“一园一校一馆一镇”为支点,构建起“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生态系统。科创园里,爱齐科技、NSK等行业巨头的研发中心昼夜运转;口腔职业学院内,“订单式”培养模式每年定向输送400余名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展览馆中,全球顶尖专家的智慧碰撞此起彼伏;特色小镇里,产城融合的图景渐次展开。

4月24日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期间,首个进驻中国牙谷的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及感受时说:“当时的牙谷所在地还是一片红土地,车载导航半天都找不到位置。”入驻当年,恒和鑫口腔就顺利生产,并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义齿加工中。如今,该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数千万元。

围绕环境落笔做优牙谷产业

“以前在其他地方,项目落地审批环节繁琐,耗时又耗力。但在资阳,完全不一样。”参加此次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的四川博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明回忆道。这家专注于口腔医疗方面智能电子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从决定入驻资阳到正式投产,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近年来,中国牙谷围绕“审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改革,着力打造全国最优口腔产业营商环境,实现“一类证当日办、二类证不排队、三类证通畅办”。在审批最快方面:搭建检验检测联盟、畅通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建设创新孵化体系。在成本最低方面:从免、奖、补三个方面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围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窄三个方面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围绕人才引、培、留三个方面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在服务最优方面,以中国牙谷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为依托,制定和发布口腔器械重点技术研发项目清单和技术转化清单;聘请张志愿、王松灵、赵铱民等院士和俞光岩、周学东、赵志河等行业顶尖专家建立中国牙谷专家智库;与德中工业设计协会、美国加州中心、韩国牙科器材产业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等机构建立合作,构建“全球伙伴+国际平台+领军企业”发展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出崭新发展活力。中国牙谷设立2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建成保税物流中心,实现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并行,物流成本降低20%。2023年,牙谷企业联耀医疗获得507万元出口退税,资金快速回流助力其开拓国际市场。

良好的营商环境,促使企业更好地专注发展。据悉,中国牙谷的隐形矫治器年产量占全球市场的30%,口腔CBCT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在4月24~28日举办的2025年全球各类口腔展上,牙谷企业的数字化诊疗设备吸引了欧美采购商的关注,订单量同比增长150%。正如国际牙科联盟主席汉斯·穆勒所言,“中国牙谷的崛起,标志着全球口腔产业进入‘东强西稳’的新阶段。”

围绕创新挥笔做强牙谷产业

在2025中国牙谷产业大会召开前,采访人员在四川博美星口腔设备有限公司看到,随着工作人员“小博小博,打开口腔灯!”的语音指令下达,智能牙椅迅速响应并精准执行。这款由该公司精心研发的S500系列口腔综合治疗机,凭借其卓越性能,被誉为行业内的“明星产品”。该产品开创了口腔诊疗的新纪元,引领整个行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全新阶段。

近年来,“中国牙谷”创新之花遍地绽放:合纳智造(资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3D数字化发射导板,以其精准定位能力,显著提升了牙齿种植的成功率;四川金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过“数控机床生产+精密零件加工”模式,推动高端种植体国产化进程;3D打印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义齿模型生产成本,智能种植系统逐步打破高端市场国际品牌垄断。凭借5G、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中国牙谷”正加速推进智慧医疗的蓝图,构建起涵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体系。

4月23日,在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举行的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四川福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重磅首发“全球首台新型集成模块牙椅”,“口小白”生态电商平台也正式上线。不仅为口腔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牙谷”在品牌发展方面展现的蓬勃活力。

科技引领,创新动能掀起澎湃浪潮。中国牙谷牵手华西口腔共建科研创新联合体,联合设立科创转化基金,建设中国口腔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四川智慧诊疗工程研究中心;投资3亿元打造中国牙谷科技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获国家级CMA资质,拥有西部第二个面向医疗器械产品的10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创新能力实现质的跃升。

微笑中国,从“齿”开始。中国牙谷建设是四川省和资阳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四川唯一直接连接成渝“双核”的地级市,区位是资阳虽大的优势,口腔产业的“硬实力”和独具特色的“软服务”是资阳最大的底气。

资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打造产业高地,更要构建一个惠及全球的健康生态,让中国牙谷成为“健康中国”走向世界的“金”名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